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行政诉讼 >

药监行政处罚违法主体的认定

  【找法网 行政处罚主体】违法主体的认定关系到行政处罚正确与否、当场行政处罚决定合法性以及当事人听证权利的确定等。《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药监行政处罚的违法主体主要有公民、零售药店、医药公司和医疗机构等。执法实践中,执法人员对公民、零售药店、药品零售连锁公司门店以及医疗机构作为违法主体的认识有分歧。

  一、公民作为违法主体的情况

  在药监行政执法中,公民作为违法主体的情况主要为无证生产经营。不论其生产经营的规模有多大,都只能以组织者为当事人。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四十九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登记而未登记即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或者他人冒用法人、其他组织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后仍以其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以直接责任人为当事人。”

  二、零售药店作为违法主体的情况

  有执法人员认为零售药店属于其他组织。其依据是零售药店在药品许可条件和监管内容中,始终是以药店的名义而不是以开办者个人名义实施经营运作,必须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营业场所和管理制度,并且常常聘用相关药学专业人员,所以零售药店不是自然人而是一种非自然人主体,应视为其他组织。

  零售药店一般都是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民诉意见》第四十六条规定:“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有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 显然,民法把个体工商户定位于公民(自然人),不属于企业的范畴,而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零售药店属于药品经营企业,这就使得给零售药店颁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与《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不一致,这也是产生上述分歧的根源。

  国家对药品等行业的经营设定了行政许可,《药品管理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凭《药品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申请办理名称登记,经营范围涉及登记前置许可的,应当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人应当以登记机关核准的名称报送有关部门办理前置审批手续。”由此可见,《药品经营许可证》是申请经营药品的企业办理登记注册的前置批准文件,《营业执照》才是企业的“身份证”。并且个体工商户是以个人的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有别于其他组织承担的有限责任。因此在确认主体时,应该将个体经营者的姓名以及字号都填写在执法文书上,通常的做法是:姓名+(字号)。

  三、企业法人分支机构作为违法主体的情况

  药品零售连锁公司门店违法时,如果这种违法行为是公司行为造成的或者公司也有这种违法行为时,应处罚公司。但如果这种违法行为是门店自己行为或者公司没有这种违法行为时,可以单独处罚门店吗?有观点认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违法主体。理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民诉意见》第四十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包括:……(5)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定违法主体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1999]第233号):“各类企业法人设立的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均属于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和经营单位),依照《行政处罚法》等现行有关规定,该经济组织可以作为行政处罚案件的当事人,当该经济组织不能完全承担有关行政责任时,应由其所隶属的企业法人承担。”

  药品零售连锁公司门店由连锁公司直接投资设立,是连锁公司专门从事药品零售业务的分支机构,是经核准依法成立的药品经营企业,有自己的名称、经营地点、经营范围、人员、经营设施,其面向消费者从事药品销售活动,属于自己的行为。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应为违法主体,成为被处罚对象。因此,对于依法办理了法定登记手续的法人分支机构可以作为公民和法人之外的第三类主体——其他组织,这样不仅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四、医疗机构作为违法主体的情况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5号太古汇一座31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