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成功案例 >
刑事案件现场的物证分析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刑事案件现场的物证分析 (2012-03-17 21:02:34)
标签: 杂谈
我是搞刑事案件现场的物证分析的,现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供大家学习:
一、物证分析的范围
凡是能用以揭露和证实犯罪行为,或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和范围的物质统称为物证。所以,任何一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物证。
物证不仅范围广,而且种类也很多。常见的物证,绝大多数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接触的物品。目前,在实际办案中,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类物证的鉴定。
(一) 纺织制品类:如各种纺织纤维、纱、线、绳索、机织物和针织物等;
(二) 爆炸物品类:如火药、炸药、雷管、导火索和爆炸残留物等;
(三) 塑料制品类:如各种塑料薄膜和各种塑料碎屑等;
(四) 油脂类:如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和矿物油的斑痕;
(五) 橡胶制品类:如橡皮擦拭后的残渣、胶鞋蹬蹭的胶粒和各种车辆的胶轮遗留在地面上的橡胶微粒等;
(六) 其它,如玻璃碎片、木屑、土壤、金属粉末、植物种子、植物叶片、瓜果、鱼鳞、禽羽和皮革等。
还有一些物证,如毛发、精斑和唾液等法医物证;足迹、指纹、工具痕迹和枪弹痕迹物证;纸张、墨水和粘合剂等文检物证,则分别属于法医学、痕迹学和文检学的研究范畴。
二、物证分析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罪犯的作案手段亦愈来愈狡猾,出现了所谓智能化、科技化、专业化和集团化的特点,犯罪现场中非常明显的物证逐渐减少,不留或破坏指纹、足迹等现象日益突出。由于大多数物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较为隐蔽、不易察觉、不易毁来的特征,因而就成了侦查破案的重要证据,所以物证分析已经成为刑事技术中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
物证有时虽小,但寓于其中的犯罪信息却相当丰富。通过物证分析既可揭示出物证的结构特征,又可展现其微观形态、缩小侦查范围和证实犯罪,以及对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和加强我国法制等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物证分析在侦查破案中的意义主要是:
(一) 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指出侦查方向;
(二) 及时否定嫌疑、缩小侦查范围;
(三) 确定罪证,为揭露和认定罪犯提供可靠的证据;
(四) 澄清某些案件的性质并阐明其真象;
(五) 以科学的物证分析结论来审查其它证据的真伪。因为物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具体物质,以较容易查实,不象口供和证言那样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和其它复杂情况的影响。所以在办案中运用已经查实的物证去审查和鉴别其它的证据,常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物证分析的任务
物证分析的任务是种类认定,就是以确定客体种类属性为目的而进行的检验过程,这一检验过程包括搜寻、发现、提取、包装、检验以及出具鉴定书等。
物证分析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三个:
定性分析。即检定物证的组成部分和所含信息。它是根据同类物质的共同性和不同品种的个性,以物证本身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的属性来认定其种类和品种;
定量分析。即检测组成物证的各种成分含量所占的百分比;
比较检验。是根据物证的定性、定量结果和特征与提提供的样品(包括从嫌疑人处提取的样品和当地的同类物质样品以及实验室所收集的标准样品)进行所含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含量的比较,确定是否相同或同一。
当物证检验具有明显特征而且数量足够时,除验明其是何类物质、属何品种之外,还应尽可能核查其规格、产地、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数量、销售区域以及使用对象等,以便为侦查破案提供更多和更为具体的方向和线索。
鉴于物证具有涉及面广和种类繁多的特点,所以给研究物证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复杂性。因此,鉴定人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尤其要掌握各个领域常用各种物品的性能、特点及其组成成分,收集各类各种物质的标准样品,并且熟练地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胜任和完成物证分析的任务。
第二节物证的发现、采集和送检
一、物证的发现
(一) 搜寻物证的方法
搜寻物证的方法,主要有现场勘查和搜查两种方法。
1通过现场勘查进行搜寻物证。
所谓现场,在刑事案件中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和其它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场所。
(1) 现场搜寻物证的重点:
注意对犯罪进出口的搜寻;
注意对犯罪分子活动路线的搜寻;
注意对被侵害客体及其周围的搜寻;
注意对犯罪分子遗留物的搜寻;
注意犯罪分子从现场带走的物质。
(2) 现场勘查物证的注意事项:
为了在现场上能够发现与犯罪有关的所有物证,除按一般现场勘查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勘查之外,还要注意下述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要准确识别物证与非物证;
既要重点勘查又要兼顾其它;
既要全面又要细心;
要反复勘查;
2、通过搜查进行搜寻物证
搜寻,是用以发现和获取犯罪物证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
搜查,涉及公民的权利,所以必须事先请示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搜查,可以分为人身搜查、住所搜查和露天搜查三种。在搜查前,应根据案情和现场等具体情况,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
(二) 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