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携带象牙属无知 走私罪名不成立
——中国医生无条件获释
8月4日,来自中国浙江的15名医务人员结束了在马里的援外任务,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回国之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中转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机场一下飞机便被当地海关人员扣留,并受到走私象牙的指控!消息传出,不仅轰动了比利时,更令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父老们焦虑不安。好在几天后,比利时法庭作出了无罪判决,才使他们避免了更大的尴尬。这起事件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它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
下了飞机 上了警车
这事还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6月30日,布鲁塞尔海关人员在检查瑞士航空公司的一班从马里首都巴马库飞抵比利时的航班时,发现33个装有违禁物品的纸箱。它们是从马里某医院经布鲁塞尔寄到北京的,上面赫然写着15个中国人的姓名。经检查,纸箱里共装有总重量达150公斤的各种象牙制品以及鳄鱼皮和蜥蜴皮制品。海关人员认定这是比利时10年来发现的最大规模的象牙走私案,因此有关方面立即进行周密部署,只等这15个中国人“自投罗网”!
8月4日,这15名中国医生一下飞机便被请上了警车,直接送往布鲁塞尔法院的拘留所。当晚,预审法官开始对他们逐个盘问,一直持续到5日凌晨。接着,法官下达了逮捕令。5日,他们被押往布鲁塞尔市东南部的“森林监狱”。
进了监狱 后悔莫及
为了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本月9日,记者驱车前往“森林监狱”,看望并采访他们。这所监狱建于1878-1884年,具有中世纪城堡风格。监狱的外墙由红砖砌成,墙上镶有白色图案。记者向门卫说明来意,但被拒于门外。理由是,除使馆人员、律师和家属外,其他人一律不许入内。记者后来通过使馆了解到,探监手续麻烦得很,不仅需要验明身份、拍照和做探视卡,还得掏空口袋、拿出手机、脱掉鞋子等。
这15名中国人多是从浙江各医院选派的大夫,其中有3位女性,还有1名翻译。监狱供应的是西餐,出生在鱼米之乡的他们起先吃不习惯,但总归是架不住饥饿,一位女大夫在“挺”了几顿后,还是啃起了面包。其实,吃饭是小事,关键是他们觉得冤枉。他们说,虽然也知道国际法明确规定禁止私运象牙,但在马里大街上,象牙制品随处可见,而且价格低廉。他们在非洲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两年,现在要回家了,总想给家人或亲朋好友带点什么稀罕东西作礼品,而且也许一辈子他们就来非洲这一次,因此他们买了这些最具非洲特色的东西。没想到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在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后,这些人后悔莫及:有的泣不成声;有的说愧对江东父老和妻儿;年长的则叹道,都快退休了,却进了牢房,还是外国监狱!还有几个深感委屈,因为他们并没有购买违禁品,却做了“陪绑”的。
无罪开释 教训深刻
8月9日当天,法庭宣布审理这一案件,记者便赶到布鲁塞尔司法宫等候开庭。在司法宫地下二层,我们找到了预审法庭A室,中国人的案子将在这里开审。比利时弗拉芒区的电视台记者也赶到进行采访报道。走廊里聚集着十几位穿黑袍的男女律师,他们都是法庭指定的。在此之前,这15名当事人已聘请了资深律师尼古拉·范登博加尔德。后者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个人认为他们应该获释,因为他们携带的象牙制品纯粹为了私用,是送给父母、妻儿、朋友的礼品。当然,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规定,这些东西是违禁品。法律应该得到遵守。但是,他们的行为并不构成有组织犯罪。他们不是罪犯,恰恰相反,他们在马里完成了辉煌的事业,不应过于责备他们。”15名律师中的戴·斯梅特先生也对记者说:“这些医生都是富有人道的、体面的人,他们绝不是犯罪团伙的成员。”
上午11时50分,法庭开审,15名中国人带着手铐,由宪兵押送,从侧门进入法庭。接着,先由主控官陈述了对他们的指控,罪名是“携带违禁品”和“有组织犯罪”。紧接着,律师们开始为当事人做辩护,法庭翻译将荷兰语译为中文。律师们众口一词地要求法庭释放15个中国人,理由是对他们的指控没有根据。
下午1时,法庭休庭后,尼古拉·范登博加尔德律师告诉记者,法官将在下午4时左右宣布判决结果,他有信心所有当事人都会获释。听了他的这番话,记者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下午4时30分,记者从大使馆了解到,法官已作出“免于处罚,无条件释放”的判决,如果检察官在24小时之内不抗诉的话,便可放人。晚上7时45分,检察官同意法官判决,15个中国人立即全部获释。他们将于11日从巴黎乘坐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航班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