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发展成为维护司法公正重要手
“刑侦工作十分重要,要一手抓队伍,一手抓技术,成为打击犯罪的一把利剑。”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在一份刑侦工作总结报告上作出的重要批示。
从“网上追逃”到“网上打拐”,从“指纹破案会战”到全国“命案侦破”专项斗争……回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难曲折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已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公安机关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科技支撑,成为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不可替代的强有力支撑
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刑技的不断融合,促使刑技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人力密集、手段单一的低效型向科技密集、方法多样的高效型转变,促进破案模式由“勘查访问、摸底排队、坐堂审讯”向“现场采证、鉴定查询、科技破案”转变。
这种转变,使刑事科学技术为公安机关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0年至2005年,全国刑事科学技术部门勘查现场、检验鉴定和直接破案数量分别以年均5.5%、13%、13.9%的速度递增,其中2005年共勘查现场210多万起(其中非刑事案件55万起)、检验鉴定214万起(其中非刑事案件102万起)。近年来,一大批重大恶性刑事案件能够及时破获,全国杀人案件破案率从2000年的70.9%提升到2005年的87.2%,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质量逐年提高,打击犯罪力度逐年增大,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刑事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为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缉毒禁毒、治安管理、消防管理、交通管理、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以及国内安全保卫和反恐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全国刑事科学技术部门在这方面平均每年勘查现场50余万起、检验鉴定70余万件。在各级党委、政府处置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中,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为查明事实、确定性质、依法处理提供了大量科学证据。如在侦办大连“5·7”空难中,技术人员反复勘验现场和进行模拟实验,出具了70余份鉴定文书,为确定空难性质、确认遇难者身源和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记者了解到,从2000年到2005年,全国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由2.1万名增加到3.3万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由74.1%上升到91%,硕士研究生由123名增加到335名,博士研究生由九名增加到36名。目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占15.1%,已经具有和正在评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占24.6%。在刑事科学技术队伍中,有全国政法系统惟一的工程院院士,有10位全国公安科技英才,有100多位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15位身怀绝技、闻名全国的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有900名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高精尖装备增强技术实力
在发展中求改革,在前进中求创新。我国公安刑技已逐步建立、积累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刑事科学技术部门发现、提取、固定痕迹物证的手段从单一到多样、方法从有损到无损、范围从常量到微量、操作从手工到自动化;鉴定项目从十几种增加到上百种,甄别能力从种属认定到个体识别,生物物证检验从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公安部和省、市、县公安机关共建有刑事科学技术机构3560个,具备法医、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影像技术、声纹检验、电子物证检验、心理测试、警犬技术等九个大专业和上百个小专业。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技术室达到公安部装备配备标准。公安部和许多省、市装备了多功能现场勘查车、紫外观察系统、大型比对显微镜、全波段和数字化照相录像系统、气(液)质联用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环境扫描电镜、多功能文检仪、计算机语音工作站等先进仪器设备。全国建成159个DNA实验室,共装备DNA测序仪168台、自动化工作站11台。全国警犬存栏数达到6477头,工作网络初步形成,警犬使用领域逐步拓宽。高精尖装备增强了技术实力,使刑事科学技术部门的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能力跃上新台阶。
记者在河北省唐山市公安局采访时看到,该市的刑事技术和装备水平至少跨越了20年。过去该市刑事科学技术器材,相当一部分是七八十年代装备的。如今,14个刑事科学技术室,全部按公安部建设装备标准配备了勘鉴器材和车辆装备。一级示范技术室全部超标准配备勘鉴器材,可以同时展开三个重大现场勘查工作,市局刑科所先后添置大型装备11套53件,达到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