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防卫过当行为怎样承担刑事责任
推荐阅读: 防卫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行为怎样承担刑事责任
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
法律咨询:
您好,防卫过当行为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中顾法律网律师解答: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比如事前防卫、事后防卫、过度防卫。例如把小偷打死,就属于过度防卫,属于故意杀人行为。
相关法律知识:
不法侵害的含义,刑法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一般认为应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1.侵害性。侵害是一种具有积极攻击性,并有可能会造成损害的行为。首先,不法侵害必须是一种行为,可以是自然人的行为,也可以是单位的行为。其次,这种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这是正当防卫的本质特征,亦即它是对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攻击,或者会产生一种使合法权益感受危害的状态,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成为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否则谈不上进行防卫的问题。
2.违法性。中国《刑法》第二十条中的“不法侵害”一词并不只限指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同时也应当包括尚未触犯刑法的一般违法行为或虽然触犯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法律没有规定无责任能力人具有侵害他人的权力,只是规定了无责任能力人不承担法律责任,法律的这一规定也说明无责任能力人可能会产生侵害他人的行为。
3.可制止性。可制止性就是致使不法侵害得以停止,或者有效的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或者减少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法侵害的行为虽然可以是不作为的行为,但通常都是以积极作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且这种积极作为的行为往往带有暴力的或侵袭的性质,肯定带有一定的强度。如果一个不法侵害的行为一经发生,危害后果随之造成,即使实行正当防卫,也不能阻止危害后果的发生或者挽回损失。这样的不法侵害没有可制止性,因而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刑事辩护推荐律师:张印富律师
办公电话: 18910178175,18910178175 E-mail:5295479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