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欠债不还遭败诉 逃避执行触刑律 经济纠纷“升
本报讯 (记者 陈琼珂 通讯员 彭丽颖)两名企业老板拖欠货款、工资款、房租等屡不偿付,法院强制执行后仍无动于衷,还将法院已查封的机器运至他处,想从此 “一躲了之”。日前,青浦区法院审理了这两起拒不执行案件,分别判处徐某、王某有期徒刑10个月和1年。
徐某是上海鑫欣实业公司的老板。由于经营不善,该公司从2004年起就不断被人告上法院,要求支付工资款、货款、厂房租金。起初,债主们拿着生效判决书上门追债时,徐某多少会还上一点,后来则干脆 “人间蒸发”。2006年,忍无可忍的职工、债主们陆续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债务总计约40余万元。通过多番调查,执行法官找到了公司几经搬迁后的厂房,虽仍不见徐某踪影,但发现里面有价值近两百万元的机器。执行人员当机立断,查封了所有机器,并迅速启动评估、拍卖程序。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就在拍卖已经成交、买家兴冲冲地去提货时,却发现原本贴着封条的机器已全部“不翼而飞”。原来,公司老板徐某“远程遥控”,指使公司员工撕去封条,已偷偷将机器运走。
无独有偶。王某是上海某机械公司的老总。为了公司生产,他以个人名义租用了良朋公司位于青浦区的厂房。但他长期拖欠房租,被良朋公司告上了法院。法院判决王某支付拖欠的房屋使用费16万余元。判决生效后,王某既不肯搬出房屋,也不肯掏钱付费,良朋公司只好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法官上门时,王某见形势不妙,同意搬出房屋。但对于16万元房屋使用费,他仍不愿支付。王某还指使员工将已被法院查封的价值80万余元的机器运回辽宁老家。因逃避执行,王某被法院处以司法拘留。未料,拘留期满后,他独身一人回到大连,另外招募人马,将机器运送到更加隐秘的乡下,重新开张做起生意。
去年9月和10月,在贵州、大连警方的协助下,徐某、王某先后被抓获。原本普通的民事案件“升级”为刑事案件。案发后,慌了神的徐某急忙嘱咐家属将45万元交至法院,但为时已晚。
法院审理后认为,徐某和王某在有能力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的情况下拒不履行,情节严重,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