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媒体报道 >
律师费24亿
律师还原锦湖质检总局"过招"全程缘何索要24亿
2011年08月22日 09:56:11 来源: 证券日报 【字号 大 小】【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到新华微博
律师还原锦湖轮胎与质检总局“过招”全程
黄进表述:“有位官员明确对老李(李汉燮)指出,这不是谈判”
自从《证券日报》发表了一系列解密锦湖轮胎的文章以来,锦湖轮胎召回前后的内幕开始被多数媒体和各界人士所关注。
近期,更有媒体针对24亿的律师费问题做了报道,而锦湖轮胎的新闻发言人赵华桥也在与本报记者的通话中提到,从未见过如此高的律师费,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锦湖再度曝出这样的新闻,有观点认为,锦湖轮胎连质量都能造假,何况律师费。不过,更多的观点认为这如一场肥皂剧,故事的两边都不值得同情。
对于近日热议的律师收费诉求,黄进律师再一次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的专访,并进一步澄清有关问题。
锦湖与质检总局“对掐”
黄进重述事件过程
锦湖之所以对24亿元的律师费觉得不可思议,主要是因为锦湖聘用黄进律师的时间短,以锦湖的想法来看,仅仅5天的时间,就要24亿元的律师费,有点异想天开的意味。
但是,黄进律师并不这么看,在与记者的谈话中,他很明白的表达出,如果不是他替锦湖多次与国家质检总局尽力周旋并化解双方的矛盾的话,那么,锦湖将面临的很可能就是接受国家调查,然后全面停产,并且假如在调查出问题后,接受巨额罚款的结果。
据了解,一开始,锦湖曾一度有状告媒体的想法,想以此为自己的产品正名,但是,黄进在锦湖向其咨询时回复劝说其应端正态度,并主动召回。此后,锦湖轮胎聘请黄进为其制定召回计划。
在黄进律师的回忆中,4月1日去国家质检总局递交召回计划,差点又被锦湖轮胎总裁李汉燮先生整出“天大”的事情。在此关键时刻是由黄进为锦湖轮胎挽回了谈判双方即将“翻脸”的局面。
黄进表示:“召回计划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不错的,而且3月31日夜就将主要内容传真到国家质检总局征求意见,没有任何异议回复。4月1日下午我们如约去递交召回计划时,气氛很好,当主要领导和李汉燮先生都先后说过话后,立即进入召回计划新闻稿的起草工作。我作为有特别代理授权的律师,马上与有关领导磋商新闻稿措辞,寻求双方满意的关于锦湖轮胎质量问题的表述方法。这也是与临去之前设想的用大约个小时完成召回计划呈递的工作目标一致的。但这时感到李汉燮先生在桌子下用手轻轻碰我的腿,开始没在意,后感到不对劲,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他突然对我说:‘go out’。这句粗话让全场为之震惊。我本想立即起身离开,但考虑到事关重大,还是忍住情绪没动窝。”
李汉燮先生似乎选择了一个并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作出不恰当的表述:为锦湖轮胎质量辩护之余,并不同意在新闻稿中提到质量问题。作为锦湖轮胎现职资深高管之一,对锦湖轮胎这个企业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忠实维护企业利益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造成的结果却是质检总局办案官员与他开始了长达十个小时以上的“较量”。
“开始是苦口婆心地劝说,没用。接着是‘教育’,没用。一个接一个‘炸弹’扔过来,仍然没用”,黄进表示,“时间就这样一分钟一分钟地耗掉了。我暗自捏一把汗,希望老李尽快清醒过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直到有位官员明确对老李指出,这不是谈判。李汉燮才开始清醒过来,并终于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提议休会10分钟。
“韩国企业等级深严,休会后没有一个韩方人员敢给老李提出任何建议。他招手叫我过去,意示征求我的意见。我通过翻译金勇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今晚必须与国家质检总局达成一致,通过召回计划,否则我们将前功尽弃不说,锦湖轮胎还会马上面临国家调查。”据黄进描述,“老李听完我的话,虽然没说什么,但看得出既不相信,也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