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行政诉讼 >
行政处罚决定书范文
党团范文
行政处罚决定书范文
(一)行政执法工作效率高,成绩显著
我处的行政执法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今年,开展了3个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违法案件进行了行政处罚,充分体现了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
(二)执法主体明确、合法。
(三)执法人员的资格有效,且具有较高的执法水平。
新华街道在执法人员的素质提高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抓培训,促提高。目前有10名人员具备了执法资格,从行政处罚档案资料可反映出,他们具备了相当高的执法水平。
(四)执法程序合法
在和出的每一个行政处罚案例中,从管理、立案、调查取证、调查终结、合议、处罚告知、审批和作出处罚决定到处罚决定书的送达的每一个步骤,均符合《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五)办案严肃认真,证据材料充分,定性准确。
执法人员办案态度认真,调查取证细致,证据材料充实、严谨,无漏洞。对案件的违法事实定性准确,适用法律准确,未出现错案、冤案。执法文书送达及时到位,为规范行政执法打下良好基础。
(六)行政处罚案件的档案卷宗齐备、规范
所作的行政处罚案件档案卷宗齐备、规范,每个案件都进行了精心整理和归档,封面、目录、页码、卷宗文书齐全,名称准确,各类文书制作规范。
、证明的概念
行政处罚案件的证明,是指办案机构对违法案件事实及其处理的认定。具体地说,行政处罚案件的证明是指办案机构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的进行审查判断,确定违法主体是谁,违法事实是否发生,并对确认的违法事实分析定性,以决定适用何种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的执法活动。证明在办案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办案工作的核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必须首先查明案件事实,而案件事实是否查明必然就有一个案件事实的证明问题。无论我们关注与否以及关注的程度如何,案件事实的证明问题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于行政处罚活动中。
证明是查明违法事实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立案、调查、结案等一系列办案阶段之中。只有在收集、审查、判断证据,并运用证据完成了确认案件事实的证明任务之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才能适用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因此,办案工作的完成,有待于证明任务的完成。
完成案件事实的证明与证据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每个证据都对案件事实起着不同程度的证明作用,而证明是在对单个证据的证明作用分别分析认定的基础上,对全部在案证据是否能够认定案件事实的要求的综合判断。证明与证据的证明力大小有实质性的联系,也就是说,证明任务的完成实际上依据证据的可信的价值而定。证明还与各个证据和事实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各个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情况以及各个证据之间的联系紧密相关。
二、证明的内容
总体来说,办案工作的证明内容就是确定案件的客观违法事实及其处理。证明内容完成后,所调查的违法事实必须清楚,证据必须确凿充分,能为定性处罚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证明的内容,就是指违法案件中,需要由办案机构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即要对违法主体、违法时间、违法地点、具体违法活动、危害后果如何,这五个方面及其应当适用何种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怎样处理加以证明。
(一)违法主体
违法主体是指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并有承担相关行政责任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即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的对象。对违法主体的证明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违法主体是谁,其二是违法主体的基本情况。“责任自负”是确定违法主体的基本原则。违法主体是指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绝不是说任何具体从事违法行为者,就一定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对象,如无行为能力人就不能为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再如企业的分支机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的分支机构并不具有法人资格,其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任由企业承担。但也并不是说,企业的分支机构对其经营活动就一定不承担责任,它只是不能完全独立承担责任而已。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解释,企业的分支机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案件的当事人,当该经济组织不能完全承担有关行政责任时,应由其所隶属的企业法人承担,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也有类似的相关规定。因此,确定作为查处对象的违法主体时,要视具体的案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