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2011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题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刑事证据定义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刑事诉讼证据(  )

  A.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B.必须依法收集和提出

  C.必须与争议事实有密切联系

  D.应当是事实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

  E.应当是认定某一待证事实的方法

  12.关于证据能力的规则主要包括(  )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B.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C.意见证据排除规则

  D.最佳证据排除规则

  E.当庭认证规则

  13.下列诉讼权利中被害人不享有的是(  )

  A.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B.同被告人自行和解的权利

  C.独立的上诉权

  D.撤回自诉权

  E.申诉权

  14.运用照相、复印等技术保存原始证据的必要性在于(  )

  A.照相、复印等技术是最先进的证据保存方式

  B.拍照、复印、录制的传来证据,可以生动、形象、清晰地再现原始证据

  C.可以永久留存原始证据

  D.可以替代已经灭失的原始证据

  E.可以防止和减少原始证据的伪造和失真

  15.诉讼证明与科学研究等其他证明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  )

  A.诉讼证明是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诉讼活动

  B.诉讼证明的对象是引起诉讼争议的案件事实

  C.诉讼证明的主体仅限于国家专门机关

  D.诉讼证明过程的法律性使其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

  E.诉讼证明将产生关系到当事人切身利益的法律后果

  16.关于直接证据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被害人指认犯罪分子的陈述是直接证据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不可能成为直接证据

  C.某些记载有关犯罪内容的书证能够成为直接证据

  D.物证不可以作为直接证据

  E.在刑事诉讼中,不可能取得很多的直接证据

  17.下列关于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的表述,错误的有 (  )

  A.前者以试错法和反证法来表述的

  B.前者源于德国

  C.后者强调“排除合理怀疑”

  D.后者要求法官形成“内心确信”

  E.两者都是认定被告人有罪时适用的法定证明标准

  18.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需要永久保存的证据有(  )

  A.凶器

  B.血衣

  C.法医鉴定书

  D.视听资料

  E.检举材料

  19.审查、判断证据的意义在于(  )

  A.鉴别证据材料的真伪

  B.寻找更多更详实的证据

  C.剔除与案件无关的材料

  D.判明现有证据是否已经达到充分的程度

  E.筛查有需要保全的证据加以保全

  20.对全案证据综合审查判断的方法包括(  )

  A.逻辑推理法

  B.比较印证法

  C.串联排疑法

  D.重点深入法

  E.重新订正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对于书证的抄件或复印件,应审查在抄写或者复印过程中是否遗漏或者_______。

  22.被害人陈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_______的揭发、证实与控告,二是对案件发生前后有关情况的陈述。

  23.勘验、检查笔录是对勘验、检查等侦查、调查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一种_______、如实的记载。

  24.对于_______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2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_______派员勘验。

  26.视听资料是一种用其记录与存储的_______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资料。

  27.视听资料一旦被篡改或伪造,一般_______被人的感官感知。

  28.举证责任倒置是法律明确规定某种罪的举证责任由_______承担。

  29.无罪推定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假定”,只具有_______上的意义,而不是肯定被告人都是无罪的人。

  30.按照所犯罪行的轻重对证据排列组合的方法,一般适用于被告人_______或一案有若干被告人的案件。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补强证据规则

  32.证明标准

  33.证人证言

  34.控诉证据

  35.原始证据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对于某些特定的鉴定事项,国家明确限定只能由指定鉴定机构进行的理由。

  37.简述在收集物证时如何实现客观、全面。

  38.简述如何理解和把握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39.简述在诉讼中应如何贯彻言词原则。

  40.简述证据排列组合的一般原则。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在司法实践中确认某一证据是否可信、可用时需要审查的内容。

  42.试论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担举证责任的条件及相对性。

  温馨提示:由于很多试题(主要是主观题),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开放的,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多种多样的,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该鼓励自考生用多样的思路解题。正是因为如此,在评卷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考生的作答情况,对评分标准进行调整,也正因如此,教育部把国家教育考试靠后的评分标准仍然列为秘密材料。因此教育部不在网上公布答案,请考生谅解。

更多自考信息点击查看:零二七自考网-自考试题汇总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5号太古汇一座31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