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中国刑事辩护词语言特点的顺应性研究

《燕山大学》 2010年

获取最新

中国刑事辩护词语言特点的顺应性研究

孙春  

【摘要】: 刑事辩护词作为具有辩护功能的法律文书主要是为了实现三个基本目标:依据法律和事实驳斥对被告的指控,建构事实真相并以此说服审判人员做出有利于被告的判决。其中辩护词的最终目的在于说服,因为其辩护功能只有在得到人民法院的采纳之后才能生效。 本文采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从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和意识程度顺应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刑事辩护词的语言特点。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以辩护词的书面形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语境的顺应性主要体现在辩护词中的称呼语的选用,来强调庭审参与者的社会角色与主要职责,为实现刑事辩护词的说服目的打下基础。语言结构的顺应性主要集中在刑事辩护词的措辞、句子结构和文章整体的衔接与连贯的分析上,通过对语码、语言风格和句子类型的选择使辩护词的表达简明清晰、合乎逻辑,客观的反映案件的本来面目,为法官依法公正的做出裁决提供有力的依据。意识程度的顺应性体现在刑事辩护词中所用的元语言意识指示词,以此可以有效表达辩护律师对案件的个人看法和建议,使法官聆听乃至接受自己的辩护意见。 本文尝试运用语言顺应理论对中国刑事辩护词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希望能为刑事辩护词的学习和写作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和指导并丰富语言顺应论的应用范围,利用语言学知识为法律实务的开展进行服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0-05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4-17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4-15
  • 1.2 Research objectives15-16
  • 1.3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paper16-17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7-25
  • 2.1 Research of courtroom defense abroad17-21
  • 2.2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 in China21-25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25-30
  • 3.1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25-28
  • 3.2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28-30
  • Chapter 4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Language Adaptability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30-44
  • 4.1 The Communicative roles of participants in court trial31-33
  • 4.2 The mental world to which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 adapt33-37
  • 4.3 The social world concerning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37-44
  • 4.3.1 Address forms for judges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37-40
  • 4.3.2 Forms of self-reference to defenders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40-44
  • Chapter 5 Structural Objects of the Language Adaptability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44-65
  • 5.1 Various levels of structural objects to which the language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 adapts44-45
  • 5.2 Choices of codes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45-48
  • 5.3 Choices of linguistic style of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48-52
  • 5.4 Choices of the sentence types of language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52-65
  • 5.4.1 Declarative sentence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52-57
  • 5.4.2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57-65
  • Chapter 6 Salience Adaptability in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65-90
  • 6.1 Pragmatic awareness and metapragmatic awareness65-68
  • 6.2 Function of indicators in construc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statements of defense68-76
  • 6.3 Function of expressing the modality of language in the statement of defense76-84
  • 6.3.1 Function of expressing intensity in the statement of defense77-79
  • 6.3.2 Function of expressing degree in the statement of defense79-82
  • 6.3.3 Function of expressing obviousness in the statement of defense82-84
  • 6.4 Function of manifesting the evidentiality in the statement of defense84-90
  • Chapter 7 Conclusion90-92
  • 7.1 Major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90-91
  • 7.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91-92
  • References92-96
  • Appendix I List of Samples96-97
  • Appendix II Formula of Statements of Defense97-98
  • Appendix III A Sample of Statement of Defense98-104
  • Acknowledgements104-105
  • 作者简介10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永梅;英语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顺应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廖美珍;国外法律语言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2 李冰;从律师辩护词的主位选择探析其语言特点[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法庭互动话语合作问题研究[J];外语学刊;2004年05期

    4 李杰,钟永平;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外语教学;2002年01期

    5 冉永平;论关联理论的社会维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张清;;目的原则视野下的刑事辩护词研究[J];修辞学习;2006年04期

    7 陈新仁;试论语用解释的全释条件[J];现代外语;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专门用途英语核心情态动词实证研究——以法律语篇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王青;语用等效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孔雪娇;;重读奥巴马竞选总统胜利演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4 徐勇前;;对关联理论的几点思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5 梁燕华;;Grice的合作原则:偏离与误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6 柴同文;;情态的宏观研究——语篇分析视角[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何丽新;莫桂云;;奥巴马就职演讲中的情态表达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蒋婷;论法律语言平行语料库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杨小虎;甘霞;;法律语言研究的历史转型:从建设到颠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潘田;;从功能语法看汉语语气副词的表义类型[J];长江学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美娟;;限定性情态动词在法律条文中的人际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吴艺娜;;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情态表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邓欢;;情态动词在英语新闻简报中的语用意义及逻辑基础[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蓝越群;;论英语的情态附加语及其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5号太古汇一座31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