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刑事法学丛书
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刑事法学丛书 商品介绍
本书比较清晰地展示了有关国家社区矫正或说是非监禁刑罚执行的组织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的详细情况。同时为便于理解,对各国社区矫正和非监禁刑罚执行的基本情况也作了简单介绍,以期使读者能够对主要国家的社区矫正(非监禁刑罚执行)组织管理模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组织管理体制和人员配置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并不是为了照搬照抄,而是试图发现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使我们在决策时能立足国情,视野宽阔,知己知彼、优化选择。
显示全部>>隐藏全部>>刘强,法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社区矫正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司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社区矫正、监狱学、犯罪学。 鲁兰,法学博士,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 郭健,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国外犯罪与刑事司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司绍寒,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慕尼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郭野,硕士,上海政法学院外语系讲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英语专业翻译。 邹晶明,硕士,上海新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翻译。 欧阳美和,硕士,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国文学、翻译。 孙天鹏,硕士,上海政法学院外语系讲师,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研究方向:英汉翻译理论及实践。 胡川,硕士,上海政法学院外语系讲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耿莲,硕士,上海政法学院外语系讲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美国文化。 武玉红,硕士,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刑事执法、犯罪学。 但未丽,法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与矫正、法社会学。
显示全部>>隐藏全部>>第一章 对美国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借鉴与思考 一、 美国社区矫正的基本情况 二、 美国社区矫正的组织管理机构 三、 美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配备及要求 四、 对美国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的思考 第二章 日本更生保护组织管理体制 一、 法务省及中央更生保护工作机构及职能 二、 地方更生保护工作机构种类 三、 保护观察制度 四、 日本少年鉴别所 五、 日本少年院 六、 更生保护制体制沿革及团体 七、 日本《少年法》 八、 日本少年非行的处遇状况 九、 更生保护专业人员的构成 十、 日本更生保护制度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比较 十一、 相关现行法律法规 第三章 韩国的社区矫正及组织管理体制 一、 韩国社区矫正管理机构 二、 韩国保护观察制度概述 三、 韩国社区矫正中的监督管理 四、 韩国的中途之家与戒毒治疗中心 五、 韩国社区矫正的科技化运用与制度发展 ……
显示全部目录>>隐藏全部目录>>(二)非官方管理机构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刑罚成本,目前在美国的社区矫正中,非官方组织也积极参与了对社区矫正的管理。所谓非官方组织参与管理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签订合同或购买服务的形式,让非官方的组织、机构及有一定能力的个人承包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及承包人也需严格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国家的有关部门如矫正局需要对非政府组织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査。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全程管理。包括对从服刑人员的接收、分类、监督、实施各种矫正项目、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直至服刑期满回归社会;另一种是非政府组织或社团组织与官方的组织和机构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承担部分的社区矫正的工作,如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提供部分矫正处遇项目,如戒毒,控制酗酒的项目,对服刑人提供一定的训练和服务。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好处是有利于降低刑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一些新出现的管理社区矫正项目的组织是一些非营利的民营机构。这些组织与政府的缓刑和假释部门签订合同,在社区为当事人提供服务。例如康涅狄格州的中途训练所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机构是私人的、非盈利的、基于社区的矫正机构。在1991年受到总统布什的表扬,每年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提供个人和小组的咨询、教育、滥用毒品和酒精的服务、艾滋病的教育、避免重犯、激怒的控制、有效工作的训练、读写能力、生活技能的训练、家庭经济管理和社区服务等项目。私人机构的出现和发展对工作人员的索质也有相对高的要求。虽然对民营社区矫正机构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这样的机构仍然在发展。例如康涅狄格州民……
显示全部书摘>>隐藏全部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