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罪辩护律师王嵩岭成功案


  写在前面

  为鞭策自己、提高自己、更为得到同行们的指导、指正,本人将自己多年来办理的职务型经济犯罪案例贴上,供各位审阅,以期抛砖引玉。
  也可能案件不大、案情简单,但如果能就此得到指教,得到提高,本人也深感荣幸了!
  希望多多拍砖,砖多成玉。向各位讨教了。
  指正电话:13611109166 邮箱:13611109166@163.com

  王嵩岭律师

北京律师wsl的资料 更多>>

  • 2012-12-19

    罪与非罪 合同诈骗罪辩护律师成功案例及答问

  • 2012-12-18

    罪与非罪 聚众斗殴罪辩护律师成功案例及答问

  • 2012-12-06

    有罪、无罪?北京毒品犯罪辩护律师成功案例及答问

  • 2012-11-03

    北京死刑辩护律师以案谈故意杀人罪辩护中的罪与非罪及罪名之认定

  • 楼主:北京律师wsl 时间:2012-04-27 16:58:25

      一审认定贪污罪、受贿罪成立,定罪十五年,二审改判受贿罪,定罪四年
      ――――王嵩岭律师成功案例辩护纪实

      案情简介:
      2008年3月被告人刘某找到某粮食储备库经理张某,欲购买位于某粮食储备库名下的土地一块,并许诺,给付好处80万元。张某即通过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将该块土地以210万元的价格出让给刘某,并签订协议。协议签订后,刘某又将该块土地以39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某金鑫公司,某金鑫公司在协议签订后,即支付价款390万元给刘某。刘某从中拿出80万元给了张某。后案发。

      某公诉机关以张某构成了贪污罪、受贿罪。刘某构成了贪污罪、行贿罪向某人民法院法院提起公诉。

      一审判决:
      某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的人民币80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同时,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伙同被告人刘某骗取公共财产180万元,其行为又构成了贪污罪,应数罪并罚。被告人刘某构成贪污罪的共犯。另外,被告人刘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80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行贿罪。遂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张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一万元;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五万元,总和刑期十六年,并处没收财产六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六万元:
      (二)被告人刘某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财产三万元,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总和刑期八年半,没收财产三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没收财产三万元。
      (以上摘自一审判决书)

      接案分析:
      本人接受张某亲属的委托并征得张某的同意,为张某二审提供辩护。接案后,及时会见了张某,并查阅了全案卷宗,根据一审认定事实及证据,认为,张某不构成贪污罪,只构成了受贿罪。并存在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辩护意见:
      对认定张某构成了受贿罪不持异议,但一审认定张某构成了贪污罪,显属定罪不当:
      一、张某没有伙同刘某骗取公共财产180万元
      1、出让土地是某粮食储备库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
      2、土地出让金210万元,也是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
      3、以210万元出让土地,张某既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更没有与刘某事前商议或预谋;认定伙同刘某骗取公共财产没有证据支持。

      二、180万元是刘某的个人财产,不是公共财产
      1、刘某获得的180万元差价是与金鑫公司协商的结果,张某既没有参与也不明知;
      2、180万元是刘某获得的转让差价,是刘某个人财产,不是公共财产;
      3、180万元是刘某的合法所得,其送给张某80万元,符合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张某收受刘某的80万元,只是构成了受贿罪,而未贪污罪。
      ?????
      故:一审以刘某获得的转让土地差价款180万元,而据此认定张某伙同刘某骗取公共财产180万元,从而构成了贪污罪,明显证据不足,定罪不当。
      ????

      三、张某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1、张某在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向人民检察院供述受贿的事实,是自首,依法应减轻处罚。
      2、张某在追诉前积极退赃,存在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3、张某认罪态度较好,真诚悔罪,应酌情从轻处罚。
      ???

      二审判决:
      ????
      公诉机关指控张某犯受贿罪、刘某犯行贿罪成立,证据确实、充分,指控张某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刘某骗取公共财产180万元,其行为构成贪污罪的证据不足,应予纠正,同时,张某在检察机关询问时主动供述自己受贿的事实,属自首,依照???
      判决如下:
      (一)撤销某区人民法院(2009)法刑初字第296号判决第一、二项对原审被告人张某、刘某的定罪及量刑;
      (二)上诉人张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万元;
      (三)上诉人刘某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三万元。
      (摘自二审判决书)

      办案小结:
      本起案件,被告人张某、刘某由一审判决认定的两个罪名贪污罪、受贿罪,分别定罪十五年、七年到二审改判认定一个罪名受贿罪和行贿罪并改判四年和二年半,应该是一起较为成功的案例。
      但为什么能由一审的十五年、七年到二审的四年和二年半?主要是在适用法律上的认识不同,从而导致了量刑的差别。不能说一审法官的认定是完全错误的。
      一审认定的事实,基于刘某转让土地获得的差价180万元是公共财产,二审改判基于刘某获得的180万元土地转让差价是个人财产。而贪污罪与受贿罪的主要区别,是两罪的行为对象不同,贪污罪的行为对象是公共财物。
      本案中,刘某获得的180万元是公共财物还是个人财物,是本案定罪的关键。如果180万元是公共财物,则张某构成了贪污罪,刘某构成了贪污罪的共犯。如果180万元是刘某获得的个人财物,张某既不明知也没与刘某预谋或伙同刘某骗取公共财产。则张某、刘某均不构成贪污罪。如果说张某事前明知该土地的价值是390万元,尔后利用职务之便,故意压低价格,以210万元出让,然后伙同刘某骗取180万元,则刘某获得的180万元应该是某粮食储备库的财产,则张某、刘某构成贪污罪无异。但本案刘某在与某粮食储备库签订转让协议后,又另转他人,获得了差价180万元,张某既没参与也不明知,更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况且,刘某是在获得转让款后,从转让款中拿出80万元给张某,此行为是兑现自己开始的承诺“事后给80万元好处”,从此也可证实张某没有伙同刘某骗取公共财产。因此,一审认定在没有分清180万元是公共财产还是刘某的个人财产的情况下,仅以土地差价就认定张某伙同刘某骗取共同财产,故,结果也就不同了。
      当然,本案只是个例,因案情的不同,结果也会有区别,也可能是本人有幸遇到了精通法律,功底扎实,认真负责的好法官。这当然既是当事人的大幸,也是本人之有幸了。另外,从此案也可得出,案件虽有千差万别,但只要认真,把握好法律、证据的细枝末节,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嵩岭律师
      与同行共勉,向同行请教。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对您的不吝赐教。本人将万分感谢!
      如有不同意见或高见,请致电:13611109166

    楼主:北京律师wsl 时间:2012-04-28 16:01:12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5号太古汇一座31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