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成立紧急避险需要什么条件,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上海刑事律师  >  其他刑事问题  >  其他刑事辩护问题  >  正文

成立紧急避险需要什么条件,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正在读取...  法邦网

本文系法邦网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必究。

栏目关注:

导读: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那么成立紧急避险需要什么条件,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是什么?

一、成立紧急避险需要什么条件

(一) 合法权面临现实危险

现实危险不包括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所面临的对本人的危险。如果事实上并不存在危险,而行为人误认为存在危险,实施所谓避险行为的,属于假想避险;对此,应按照处理假想防卫的原则予以处理。

(二) 危险正在发生

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危险已经发行或者迫在眉睫并且尚未消除,其实质是合法权益正处于受威胁之中。

(三) 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必须出于不得已,是指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时,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合法权益;如果有其他方法排除危险,则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损害另一合法权益,通常是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针对危险来源本身造成损害。

(四) 具有避险意识

避险意识由避险认识与避险意志构成。避险认识,是指行为人认识到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认识到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认识到自己的避险行为是保护合法权益的正当合法行为。避险意志,是指行为人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危险的目的。

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施,且二者超过法定的限度造成相应损害后果的,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二者的区别是: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

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3、 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而正当防卫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

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怎么样选择,两害相全取其轻,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避险就没有意义,法律也就没有保护的必要。

5、 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刑法》第21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准确认定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非常重要,实际操作中,您无法准确把握的,可以咨询专业的刑事律师,更好地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实践中,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成立需要什么条件?请看下文分析。1.“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共同犯罪所谓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故意在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则没有认识到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的情形,即单方面、片面地存在共同犯罪的......

教唆犯是什么,教唆犯的成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一、教唆犯是什么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即自己并不亲自参加某种犯罪,而是以自己的言行去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通过他人去实施犯罪。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人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社会危害性大。二、教唆犯的成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1......

张青松律师


张青松律师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5号太古汇一座31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