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媒体报道 >
媒体曝光“央企钉子户” 拆迁协议签一年多始终没拆
在明首页> >
在明新闻
最新文章
首页 >> 新闻中心>> 在明新闻>>媒体曝光“央企钉子户”拆迁协议签一年多始...
媒体曝光“央企钉子户” 拆迁协议签一年多始终没拆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1日
一个中央企业,为何会成为这一带居民眼中的“钉子户”?近日,现代快报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
现场:两栋建筑成了“拦路虎”
而在该栋建筑最西头,有面墙已经被铲去了一半,一台挖掘机停在墙周围,但当时并没有工人在此地施工。
居民:谁都不该有特权
谈话中,王先生沉吟了会儿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点头道,“要说没拆的,倒是也有,但那是粮库(中储粮)的房子,不是我们私人的。”说着,他便向现代快报记者指出了前述那两栋建筑的位置。谈及此,王先生显得有些无奈,“按说修路是头等大事,谁都不该有特权。现在那边路被占了,变窄了,要是正式通车,肯定有安全隐患。”
据村民们反映,这两栋建筑很早以前就立在那儿了,其中一栋确实是传达室,但现在已经没人用了。此前,曾有工人前来拆除过这两栋建筑,但在中途便停止了,“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毕竟人家是央企,不归南通管。”
媒体报道:此路段为市区快速路网中最重要部分
据悉,这两栋建筑所在路段正在进行的是江海大道东段快速化改造工程。据此前南通当地媒体报道,这一工程涉及路段,是南通市区“一环一轴八射”快速路网中最为重要的路段。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发现,这两栋建筑所处路段已经修筑完成,不时有汽车在道路上通过。数名工人正在附近铺设管道,他们说,这一带的路早就已经铺好,筑路工人也已经撤走。对于近在眼前的这两栋建筑,工人们有些茫然,“我们也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这早晚要拆的吧?”
涉事公司:不是不拆,而是“拆不了”
据江苏文明网此前报道中介绍,中储粮南通直属库是中储粮控股企业,由江苏中储粮收储经销有限公司和江苏南通运河桥国家粮食储备库共同出资组建,是南通地区规模最大的国有粮食仓储企业。
刘志清表示,这两栋建筑无法进行拆除的原因,是由于配电房及蓄水池攸关整个粮库的水电供应,因此并不是他们不想拆,而是“拆不了”。只能先重建相同功能的建筑,再将原有房屋拆除。“粮库内都是中央储备粮,电力是一天都不能断的。我们单位的用水由于一些原因,一直都没有接入市政水管,线路是从很远地方拉过来的,水压也低,只能等晚上稍微蓄点供第二天用。”
一拖就是一年多,公司称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
但就在这过程中,一个问题鲜明地凸显出来——在需进行拆迁的地段上,有两栋建筑拥有产权证,一间是现已被拆除的药剂库,另一间是还“坚挺”着的配电房。“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这两栋建筑需要进行重建,但在跑规划许可证的时候我们碰到了难题。”
刘志清说,由于药剂库内药剂属于易燃易爆品,在选址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比较多,“崇川区规划局要求我们出具一份安全预评价,光是这个就花了我们一两个月。我们是特殊项目,应该考虑特事特办,政府办事效率低,拖延了我们时间。”
【规划部门】其拒拆理由并不充分
当时在联审会上,由于药剂库这一建筑的性质问题,安监部门提出要该公司做一个安全预评价,“要是安全预评价不能通过的话,这个项目就不能上。当时为了这件事情,可能耽搁了一两月的时间。”
崇川分局这位负责人表示,当中储粮南通直属库有限公司补齐了相关材料后,他们便立即开始办理手续,总共用时大约一周,并不像其所述,存在拖延时间的情况。
那这两栋建筑,是否如该公司所述,不先重建就无法拆除呢?
该名负责人对此表示了否定。“当时他们提出,必须要先将那两间房屋重建,把所有的合法手续拿到手。要是手续不到手,他们就不同意拆。至于他们提出必须要有配电间给公司配电,我认为这理由并不是很充分。”
该名负责人称,传达室可以先安排在现有的房屋内,变压器等配电设施也可以暂时搬运到其他地方。
他表示 “他们提出的问题其实并非不可克服”。
焦点:涉事公司曾与政府部门就“先拆先建”发生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