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盈科广州律师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媒体报道】盈科广州律师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 (2014-03-26 17:36:26)

分类: 媒体报道

盈科广州律师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图为黄村收费岗亭


日前,盈科广州分所名誉合伙人杨慧律师就城中村设卡收费问题,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相关新闻报道于2014年3月26日在南方日报广州观察版面发布。




 

    报道内容如下:

 

    城中村设卡收费 只为方便管理?

    “好端端的,进出一直很便利,为什么突然要收费?”日前,天河区黄村一些租户向南方日报反映:继2011年9月珠村设卡收费后,今年春节刚过不久,有着大量租户的城中村黄村也开始到处设卡,准备收费,引起了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强烈不满;加上收费岗亭设置的不合理,也对大家的出行造成了很大困扰。

 

   对此,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黄村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收费是为了加强对黄村的内部管理;另外会尽快研究解决行人出行不便的问题。

  

    投诉:收费未开始 出行已困难

  上述租户说,今年春节后不久,黄村主要路口相继冒出了一批收费岗亭,坊间流传的说法是:为方便管理,将对进入黄村的车辆收费,大约从3月1日开始实行。

  

  “收费这件事没有问过我们的意见,没开过会也没进行过书面调查,就是有一天突然贴出了收费的通知。”已经在黄村租住多年的刘先生说,作为租户,他们不敢向村里反映,怕得罪了有关部门,以后难以在村里居住。他无奈地表示,自己虽然对收费不太支持,但假如收费对村里的交通、治安有好处的话,只要收费合理,他还是能够勉强接受。对刘先生的这个说法,另外的一些租户就不认同,他们认为,收费对村内的管理水平提升不大,收到的停车费也不知道会不会用在管理上。

  

   但对岗亭设置给出行带来的不便,大家却有一致的意见。“建收费岗亭的时候,没有给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留出过道,控制横杆的人还不给升起横杆,一点儿也不人性,叫我们这些来广州打工的人一点儿‘家’的感觉都没有!”刘先生激动地说。另外一些租户也对记者说,黄村通往外面的行车路口本就不太宽,加建了横杆等收费设施后,就显得更加狭窄,连给行人或骑自行车、三轮车者过路的宽度都不够,很多人路过时都要钻过横杆,出行难现在成了他们在黄村居住的极大困扰。

 

   刘先生举例说,由于路口不够宽,有一次他表弟骑三轮车时跟随前边一辆小车通过路口,不料收费亭的工作人员却突然放下横杆,横杆一下子砸到车上给砸弯了。刘先生的表弟虽没被砸伤,但事后工作人员不但没有向他道歉,还以损坏横杆为由硬是要他表弟赔偿了一千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租户则告诉记者,他亲眼看到,一个残疾人驾驶残疾人专用的三轮车经过路口时,被突然放下的横杆砸伤。

  

    许多租户对此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且不说村子该不该收费;即使该收费,如果不能改善负责收费的工作人员的态度,村子的管理水平不但不能提升,还会引出更多让人伤身又伤心的事情。

  

  事实真的如此吗?记者随即前往黄村暗访。当日下午4时许,并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时期,但是记者看到,在村口的一个收费亭前,就有大约10辆大小汽车在排队等着拿卡进村。记者注意到,收费亭外面已经挂上了绿底白字的收费标价牌,牌子上已经标好了具体的收费标准:小车每小时1.5元,月保200元;大车每小时2元,月保300元;超大型车每小时3元,月保450元。奇怪的是,“经营单位”、“营业执照注册号”和“监制编号”等项目却是一片空白,有路人为此质疑收费的合法性。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5号太古汇一座31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