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成功案例 >

调剂成功案例分析,看过来人如何败中求胜!

牵动全国百万考研学子心情的2010年考研分数即将浮出水面,几家欢喜几家忧。对于那些分数不错、但与报考院校失之交臂的考研生来说,唯一的出路便是调剂。而调剂是僧多粥少,如何抢占先机?如何争取有限的复试名额?……就让我们分享几位考研生的调剂故事,看他们是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把握机会  主动出击
       调剂人物:马亚
       调剂历程:原报考东北师范大学,后调剂到华东师范大学
       当同学们得知我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的时候,无不羡慕地说我交了好运。可是他们不知道,调剂成功的背后是我的努力和坚持。
       我报考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当年报考这个专业的人数有一百多(最后真正参加考试的不过五六十人),而录取名额只有十几个。当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考了361分时心里特别高兴,觉得半年的努力总算没白费。可过了几天,一查询排名,却发现361的高分根本无缘复试的时候,我一下蒙了。想着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为了备考,我“管制”了一切娱乐活动,每天早早地到图书馆复习,直到闭馆才回到寝室。虽然我一直用“重过程不重结果”来安慰自己,可当自己的努力真的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时,心里还是很难受。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我痛哭了一场。
        哭过之后,心情慢慢平静,我开始寻找“出路”。我考的是教育学,在百度里搜索了所有的高校,先锁定了除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自主划线,华东师范大学排名在东北师范大学之前)之外的其他4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和其他开设教育学专业的非师范院校,记下系里及研招办的电话,接着就挨个打电话询问。
        当时国家线还没有出来,加上各个学校也接到不少类似的咨询电话,所以大多都会说“暂时不需要调剂”、“等分数线出来再打电话”。只要学校不是直接说“不接收调剂生”,我觉得就会有1%的希望,就把申请表、考研成绩单和一些证书复印件邮寄给学校。抱着“到处撒网,总会有落网之鱼”的想法,我当时至少寄了22封邮件。
        期间我咨询过教育的张文平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说,现在是僧多粥少,主动一点,给老师留下印象,机会就多一点。于是,我联系了几所我“中意”的学校,遇到性格好的老师,我便抓住机会与老师多聊几句,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空缺信息和建议。

        能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在我意料之外。国家分数线出来的前一天,我之前联系过的学校仍没有任何音讯,我不免又紧张起来。再次上网查找,看自己是否漏掉了一些学校,我发现除了自主划线的学校,师范类院校就剩下华东师范大学没有打电话咨询。刚开始是觉得自己的成绩连东北师范大学的复试都不能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排名在东北师范大学之前,岂不是更加没有可能。可现在看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说不定能绝处逢生,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电话。
        结果令我喜出望外,接电话的老师说:“你打得真及时,正好还剩下一个调剂名额,你可以先把材料寄过来,不过能不能调剂还得看你是否过了国家线”。放下电话,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对自己说,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就这样,我调剂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参加复试的那几天,陆续接到了另外3所学校的电话。所以,需要调剂的师弟师妹们,不要等到一切成了定局的时候再着急,在觉得自己处境危险时就要主动地联系学校,只有把握机会主动出击,才能赢得调剂最后的胜利。

        手记:各所学校的调剂名额是有限的,机会也是均等的,你只有在自知分数无缘复试后的第一时间主动联系调剂学校,才能赢得先机,把握住最后的复试机会。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体育东路羊城国际商贸中心大厦东塔七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