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成功案例 >
反向O2O真实成功案例:一家肉类企业的逆袭
文/江山
本文来自一个某管理咨询事业部的总经理,案例是一个真实的线下企业转型成功的经验。企业官方微信是实现反向O2O的重要渠道,功能主要体现为品牌展示、微商城、会员管理及活动三大方向。品牌商通过异业合作制造了庞大会员平台,这些会员还可与餐厅共享,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B2C运营。通过复制100家餐厅,一年通过异业合作产生的销售额在3200万左右,按商品40%的毛利计算,利润足够支持各利益方运转。
我们有一家高端肉类企业的客户,这家企业的特点是:品牌知名度高,线下已经有数亿的销量,主要通过各地经销商销售,同时也有十几家专卖店,产品品质好,复购率高,达到40%左右。线上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了自己的旗舰店,但销量不理想,一天只有十来单。
这样的企业,要通过新营销的突围提升销量,纯粹依靠online是不现实的,为啥?肉类企业电商,在天猫上做得最好的,一年销量也不过几百万,显然,消费者网购肉品的习惯在这个阶段并未成熟。
而通过online到offline的O2O模式,也很难走通,就online店铺的流量聚集来看,每天店铺的流量仅有区区三四百,通过online往offline导客,无疑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也不可能通过聚划算等流量平台去导流,购买的流量成本高且转化低,这样的O2O,要成为企业经营的常态,显然不现实。
反向O2O的常态方案:门店+微商城+会员管理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该企业有十几家线下门店,基本都在中高端社区周围,一直都有稳定的客流,每天的营业额基本稳定在3000-6000元之间,买肉的客人平时以社区的保姆、老人为主,周末中、青年客人会多很多。
显然,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成熟,让这家企业建立微信商城,并让顾客通过扫码成为会员,利用复购率高的特点,实施顾客忠诚度管理。尤其是挖掘中青年客人的潜力——平日有需求但无时间,通过微信下单门店送货的方式,有效的实现业务增量这样的解决方案,基本是这类O2O模式的常态方案。
于是,我们也给这家企业实施了这样的方案。运营两个月之后,线下门店客流明显增加,单店的销售额由此增加大约在10%-20%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利用线下门店资源,实现Offline2online的模式,可以较低成本获取流量。
2. 流量转化为客人之后,利用产品复购率高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实施顾客忠诚度管理,而顾客忠诚度管理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积分制度。
3. 微信是实现这一反向O2O的重要渠道,企业官方微信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品牌展示、微商城、会员管理及活动三大方向。
4. 反向O2O可以充分利用offline门店的资源陈列(肉品新鲜)、导购(吸引客人加微信,赠积分,且购买更方便)、广告(门店内微信扫码的利益点说明)、配送(微信下单后的服务)的资源,从而充分盘活offline资源,资源利用最大化。
5. 对内管理而言,微信平台处理订单,依据配送区域将对应的订单划分到对应门店的业绩,微信团队根据整体业绩进行考核,也有效解决了内部人员激励的问题。
异业合作扩大线下流量导入
这样实施三个月以后,我们发现但因为门店覆盖的区域有限,线下拉客通过O2O线上销售的增量还是有限。O2O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有新的策略突破。
通过“门店+微商城+会员管理”反向O2O模式基本成熟,我们发现反向O2O的核心是可以充分依托线下资源(门店),低成本获取相对精准的流量,通过微商城进行交易和订单管理,利用产品和服务的优势有效的进行会员管理,那么,在微商城和会员管理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拓展线下流量资源,是唯一做大这一模式的途径。
怎么拓展,多开门店吗?显然,一家线下门店的投资在40、50万,涉及到选址、装修、选品、招聘、培训、试运营、物流仓储重新规划诸多事宜,且至少运营一年以上,才有可能实现月度的盈亏平衡,依靠多开门店是来拓展反向O2O的流量,在O2O只占百分之十几增量的前提下有些舍本逐末,投资大、见效慢的反向导流也是比较笨拙的方式。
异业合作拓展,扩大线下流量导入,是相对较轻且能快速铺面的方式。经过短暂的思考后,我们就确立了这样的主导方向。
与餐厅打造可持续商业生态
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导入有多种思路,根据对客户资源盘整及分析,我们选择了有一定影响力的餐厅(连锁餐厅更好)作为主要的切入对象,经过反复优化,设计了如下的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