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土地房产 >
“房产课堂”开课了之律师支招购房维权
您还为售楼小姐的“专业名词”而“一头雾水”,您还为缺少房产知识而“茫然失措”吗,您还为购房流程焦头烂额吗……小编整理了读者最关心的一些热点咨询问题,希望《房产课堂》每日一课能对想购房的你或购了房遇到麻烦的你有所帮助。
随着3·15的临近,涉及房屋维权的话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众多曝光的楼盘问题背后,我们发现,购房者法律意识的缺乏是导致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面对开发商的“强硬”姿态,在信息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购房者应该如何“武装”避免遭受损失?纠纷一旦产生,如何让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对此,搜狐焦点网邀请到华敏律师事务所陈军律师为购房者解疑答惑。
关于选房——
搜集专业知识 培养维权意识
买房作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操之过急千万不行。从选房之日起,准确地说,从准备买房之日起,就要开始储备专业知识并且培养维权意识。选房从何入手?哪些是你必须关注的细节?面对置业顾问天花乱坠的宣传,哪些又是你应该追问的?
律师提醒:
1、判断开发商的资信实力——“五证”是否齐全,有无抵押等。五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按规定均需在售楼部现场公示。此外,还要特别留意在建工程是否抵押,如果有,说明开发商资金实力不够雄厚,后期可能出现“烂尾”等问题,要慎重选择。
2、具备购房基本常识——弄清楚容积率、绿化率、限购政策等概念。买房之前,了解清楚自己是否具有购买资格是首要准备,目前,成都市户籍居民家庭最多可购买2套住房;外地户籍居民家庭在成都市主城区无住房的,可凭该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在该市主城区最多购买1套住房;不能提供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外地户籍居民家庭,尚无购买资格。此外,诸如绿化率和绿地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也要仔细甄别。
3、关注楼盘周边规划——地铁盘、学区房等宣传词语的考证。面对开发商宣传的“据地铁xx米,可就读xx名校,xx医院近在咫尺”等内容一定要考察验证,因为口头宣传不具备法律约束力,除非开发商愿意录音或者将口头承诺写进合同。
律师建议:
有经济实力的购房者尽量选择首付50%以上,一旦发生楼盘烂尾等不能按期交房等情况,该部分首付一半以上的购房者可获得优先于承包商和银行的经济赔偿。
关于合同——
仔细阅读内容 和霸王条款说不
当你终于选到一套满意的房子,准备花掉自己或者父母辛苦赚来的积蓄把首付给了……小编提醒你,签合同时可不要高兴过头了。静下心来,仔细看看厚厚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尤其是附加协议中的条款,哪些是你看不明白的?哪些和置业顾问介绍的有出入?哪些可能危及自己的利益?
律师提醒:
1、检查合同是否备案,避免一房多卖。合同经交易双方签订后,会到房地产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并公布在网上,即所谓的网签。购房者可以通过网签号在网上进行查询合同是否备案,防止"一房多卖"。
2、 聚焦与自己行为相关的条款,防止违约。在合同的附加协议中,往往对购房者履行合同的进程有所限定,如不能按时履行,会赔偿一定比例的违约金。购房者一定要将这样的时间截点牢记,若不能按时履行,要和开发商协商解决,避免违约。
3、关注开发商履行合同的进度,有问题及时退出。合同签订之后,要随时跟进开发商对合同履行的情况,房屋修建进展、能否按期交房、周边规划是否实现等都要时刻关注。如果发现有风险存在,还可以尽早寻找专业人士或律师提供帮助。
律师建议:
如果看好一处楼盘,建议可以缴纳诚意金,最好不要交定金。因为事实证明,交完定金之后想退而不得的情况数不胜数。定金是担保方式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定金一旦缴纳,开发商是不会因为你想反悔而退给你的。购房者要记住一个原则,只要是需要签字的东西,都一定要慎重,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关于收房——
记录问题提出整改 人多力量大
我们常见的集体维权行为,在交房阶段出现最多。交房的过程常常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能让购房者满意收房的结果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对很多购房者而言,只要对自己的居住没有影响,什么入户大堂变小了、绿化减少了之类的问题能忍就忍了。可是,换个角度想想,怎么才能让购房者不再忍气吞声?收房时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律师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