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行政诉讼 >
下城区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开出驻点律师专窗
下午三点刚过,一个小伙儿急匆匆跑进下城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径直来到“法律咨询”窗口前:“我提出离职后,公司还有十几万的销售提成没给,不知道这些钱还能不能讨回来?”
“先坐下,慢慢说。你是什么时候提出离职的?”隔着一张桌子,值班律师、华浙律师事务所的金涛开始仔细询问事情的始末,一边听一边拿笔记录。等小伙儿回答完他的问题,他便开始从法律角度耐心地指导分析。
这是昨天下午,来到下城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咨询的第4位居民了。
据了解,2014年伊始,为了给居民提供更方便的法律援助,下城区司法局在位于白石巷256号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增设了一个驻点律师法律咨询窗口,并聘请了5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轮流值班,接听“12348”咨询、区法律咨询两部热线电话,接待群众来访,解答法律问题。
这个窗口开设仅两个多月,可来咨询的人却已经从一开始每天几位,到现在最多的时候一天二十五六个人,热线咨询20个左右。
“法院的台阶很高,这里却是面对面没有门槛,有种很贴近老百姓的感觉。”原本来旁边的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装修审批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他每次来办事都会顺便拐到这个窗口来“聊一聊”,讲讲自己遇到的问题,听律师答疑解惑,同时也是对法律知识的一种补充学习。
据了解,来到这里的律师,必须是近三年没有受到过行政处罚和行业纪律处分的律师,值班期间不做与值班工作无关事宜,也不能承接收费的业务等;值班当天还必须做好值班日志和要点记录,并输入咨询系统。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金涛说,在这里值班,会遇到各种稀奇古怪的案例,也不乏最基本最琐碎的问题,这跟他平时在办公室的工作状态有很大不同,“平常我接触的都是经济类纠纷,客户来源也比较集中。而现在不仅要给予居民切实的帮助,还要完善他们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弱势群体,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还有这样一个平等的机会可以来倾诉和沟通,共同解决困难。”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咨询窗口后边,除了接待室,还有一间“私密谈话室”。该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刘玉成说,过去咨询法律问题和申请法律援助,都是在同一个接待室。很多当事人及其亲属看见接待室人员太多,考虑到“家丑不可外扬”,大多不愿完整准确地倾诉自己的遭遇,甚至放弃咨询,导致工作人员无法为来访群众提出准确到位的建议及解决途径。
“在私密谈话室进行案件咨询和受理,使当事人或其亲属在法律咨询或申请法律援助时,免除了种种尴尬,维护了当事人的尊严。”刘玉成说,现在,凡涉及当事人个人隐私的案件咨询、援助申请,比如家庭暴力、未婚先孕、性侵犯案件等,工作人员都会主动安排来访群众到私密谈话室询问,群众自己提要求的也都给予满足,便于在宽松温馨的氛围中促进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