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工程建筑 >
江苏法律服务“四万工程”覆盖城乡 中华律师网
中国江苏网8月2日讯 今年3月,省司法厅党委作出部署:在全省实施“万名法律服务人员、万名调解员助万企升级、促万村(社区)和谐”的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巩固扩大“双千百日”“双促双助”活动成果,继续深化法律服务专项活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半年来,“四万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广泛欢迎。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李小敏批示指出:“省司法厅部署开展法律服务“四万”工程,体现了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基层基础、服务人民群众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望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副省长傅自应也作出批示:“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对于江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意义重大。希望全力推进,务求实效。”
近日,记者对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实施“四万”工程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送法进企提供“免费体检”
“我们的养老保险是如何办理的?”“夏天高温费如何领取?”7月18日上午,在江苏俊亿服饰有限公司,几十名员工围在淮阴区司法局工作人员的身边咨询着相关法律问题。这里正在举行由淮阴区司法局主办的“送法进企业”现场咨询服务活动。带队的淮阴区司法局副局长刘云龙和法制宣传科、法律援助中心等科室同志对员工提出的问题耐心地一一解答。同时,他们还结合公司实际案例就有关《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工日常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为企业员工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省司法厅厅长缪蒂生告诉记者,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扣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组织广大法律服务人员全面服务新兴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和企业转型升级,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访本地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律体检”,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当好法律参谋。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共走访企业60856家,开展法制宣传活动56783次,受众达10万人次。
纠纷调处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6月下旬,阜宁县某糖业公司内,公司老板刘某和工人代表的手握在一起,一起因欠薪引发的劳资纠纷得到解决。“要是没有司法局的帮助,我们44名工人的工资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工友代表激动地说。
原来,2011年1月起,许某等44人被刘某招聘到糖业公司打工。至今年5月,公司累计拖欠许某等人工资款近20余万元。一场群体纠纷一触即发。阜宁县司法局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启动联动调解机制,组织精干力量会同乡镇领导、村组干部、人民调解员等开展调解。经调查了解,刘某系外地投资商,现正在外地筹款。调解人员立即与刘某联系,向其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政策,在案件调解时适当予以考虑刘某的处境。在做好相关工作后,联动调解人员组织许某等44人与刘某进行调解。刘某当即向许某等人赔礼道歉,表示将尽快支付拖欠的工资。许某等人也对刘某的困难表示理解,同意作出让步。双方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案件得以调解结案。
法律服务“四万工程”活动开展以来,省司法厅组织广大法律服务人员全面服务新兴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和企业转型升级,先后办理涉企转型升级法律事务9971件,成功率达98.5%以上。法律诊断避免企业“损失惨重”
6月1日,淮安市司法局局长金珂和江苏群汇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桂前刚走进淮安欧蓓莎国际家居购物中心大门,就被中心负责人拉住手再三道谢:“谢谢你们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今年初,欧蓓莎国际家居购物中心与常州某设备制造上市公司签订一期合同,购买铜芯设备40台,共计220万元,并付出预付款100余万元,货到后发现是铝芯不能使用,而且价格相差达80万元。
“四万工程”活动过程中,司法局工作人员走访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积极向企业建议,采取法律和多渠道协调相结合的办法挽回损失,并由江苏群汇律师事务所向常州上市公司发去律师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多种措施综合作用下,常州上市公司不但退回一期工程预付款100余万元,还在二期工程时另外免费赠送给该购物中心价值220万元的铜芯设备。
以上只是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四万工程”活动的几个小场景。在实施过程中,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还围绕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公共事务管理、突发事件处置,积极开展法律论证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共参与政府重大决策论证630次,提出法律建议、意见1124条。同时,大力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村居延伸,引导群众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目前已有13584个农村社区、5100个城市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有力推动了基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