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工程建筑 >

建设工程款拖欠与工程质量纠纷问题探析

《西南政法大学》 2008年

获取最新

建设工程款拖欠与工程质量纠纷问题探析

韩向前  

【摘要】: 合同的相对性规则是合同规则和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包含合同主体、内容、责任的相对性等内容,可以说是贯穿合同法理论和实务始终的一项规则,是合同法律制度的奠基石。 合同的相对性规则自产生以来一直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纳,并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但是,20世纪70年代由契约之死开始的契约法论战,引发了对古典契约法基本原理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的怀疑,是否继续固守传统的合同相对性规则,也引起了广泛争论。普遍的做法是在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也承认合同相对性规则适用的一些例外情况。 建筑业作为国家的一项支柱产业,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和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一直困扰建筑领域,处理不当,将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不太规范,建设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现象非常的普遍,其直接导致建设工程质量低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对此国务院对清理建设工程款拖欠、解决农民工工资作了专项部署,最高人民法院也于2004年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后文简称《解释》),对发包人、转包人、违法分包人、实际施工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了规定,为建筑转包、违法分包合同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解释》的规定在法学理论和实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此,以合同的相对性这一基本理论为视角,对《解释》第25、26条的规定进行阐释,也是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的。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基本内容和价值,并对合同相对性规则的突破及原因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建筑转包、违法分包合同的主体,发包人、转包人、违法分包人、实际施工人之间的合同主体地位,是合同主体相对性的直接体现。其次,就建筑转包、违法分包合同的效力问题进行探讨,传统合同无效理论认为,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为无效合同,合同无效是当然、确定、自始、绝对无效。但是,从无效民事行为的效力和无效合同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的角度分析,建筑转包、违法分包合同并非为绝对无效合同,应当在一定范围内承认其效力,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再次,对实际施工人的直接诉权作了论述,认为直接诉权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规则。最后,对《解释》第26条适用中的问题和如何保护农民工权益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保修和责任分担制度,认为《解释》第25条赋予发包人就工程质量问题直接起诉施工方的规定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规则。虽然我国《产品质量法》没有把建筑物列为保护的产品范围,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确立了购房者的消费者主体地位,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购房者可以突破合同相对性规则,直接向施工方提起违约之诉。 第四部分首先论述施工人与(总)承包人因工程质量问题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依据,分析连带责任与合同相对性规则之间的关系。其次,论述发包人对拖欠工程款承担的责任为补偿责任,而非连带责任。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规则,不同于并存的债务承担。《解释》作出的实际施工人因工程质量问题承担连带责任与施工人的连带责任具有相似性,也是有法律依据的。最后,对连带责任的现代价值作了分析,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应减少连带责任的适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第一部分 合同相对性一般理论13-18
  • 一、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产生和发展13-15
  • 二、合同相对性规则的内容及其价值功能15-16
  • (一) 合同相对性规则的基本内容15
  • (二) 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价值功能15-16
  • 三、合同相对性规则的突破及原因分析16-18
  • (一) 合同相对性规则的突破16-17
  • (二) 合同相对性规则突破原因分析17-18
  • 第二部分 拖欠工程款的追讨18-30
  • 一、建筑转包、违法分包合同18-23
  • (一) 建筑转包、违法分包合同的主体18-19
  • (二) 建筑转包、违法分包合同的效力19-23
  • 二、实际施工人对发包人的直接诉权23-27
  • (一) 实际施工人对发包人直接诉权的法理基础23-26
  • (二) 直接诉讼中转包人、违法分包人的法律地位26-27
  • 三、工程价款的支付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27-28
  • 四、《解释》第26条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28-30
  • 第三部分 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分担30-33
  • 一、建设工程质量缺陷30
  • 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30-31
  • 三、发包方的直接诉权31
  • 四、购房者的直接诉权31-33
  • 第四部分 建设工程合同中的连带责任33-38
  • 一、分包合同施工人的连带责任33-35
  • 二、实际施工人的连带责任35-36
  • 三、发包人"欠薪"诉讼中的补充责任36
  • 四、连带责任制度价值的现代审视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42-43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43-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贝;建筑工程领域内违法分包案件的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娟;建设工程分包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陈璟;试论合同相对性原则例外的涵义[J];当代法学;2002年05期

    3 孙鹏;;论违反强制性规定行为之效力——兼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理解与适用[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4 王利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J];法学;2002年05期

    5 张耕;质疑无效合同性质的绝对化[J];法学;2005年05期

    6 胡发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之法学刍议[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7 李健,张庆云;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J];建筑;2001年08期

    8 王利明;论代位权的行使要件[J];法学论坛;2001年01期

    9 戴孟勇;连带责任制度论纲[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4期

    10 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温长煌;建设工程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刘多奇;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周进军;;论建筑设备租赁合同中承租主体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胡艳萍;;在法制的框架下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张宇润;证券法律机制及其整体的合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余玮;方苏琴;;格式条款的价值分析及司法规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汪满生;;论公司的担保能力及担保效力——对新《公司法》第16条的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阳高峰;;缔约过失类型化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红霞;;消费者的弱者地位及其法律保护——一个经济分析的进路[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杨延昭;邵兴全;;从“入库规则”到优先权规则的转化:一个公共选择的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振江;;论林纸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对策[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代净;;解构与重塑: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参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胡红卫;陈驹;;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干问题的完善[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9 张红;;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之建立[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陈仕菊;;试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兼评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崔聪聪;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7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齐艳;论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丁涛;航空器跨国担保交易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韩鑫;税收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泉泉;论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及其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娟;建设工程分包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黄庆梅;;关于建筑市场挂靠现象的几点思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雷士国;;准确界定工程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的问题[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1期

    4 许道恒;向华波;;当前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探讨[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蔡新华;;非法转包与违法分包辨析[J];学理论;2009年30期

    6 高晓英;;浅谈建设工程施工中的转包和分包[J];科学之友;2010年03期

    7 李艳;;建设工程中的非法转包与违法分包[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4期

    8 鲁业红;李启明;;重新审视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分包活动[J];施工技术;2006年04期

    9 马可健;施工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J];施工企业管理;2005年06期

    10 薛清梅;;谈建筑工程中的违法分包及非法转包[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传喜;论第三人侵害债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2 胡智勇;私法自治与国家强制——法律强制性规范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关系之分析与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顾培东;诉权辨析[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4 应秀良;违反行政法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探讨以《房地产管理法》为研究对象[J];法律适用;2004年03期

    5 尹田;;论民事连带责任[J];法学杂志;1986年04期

    6 王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中的几大误区[J];法学杂志;2001年01期

    7 周菊;试析第三人利益合同[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沈晓倩;消费者权利刍议[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宋忠胜;论合同上第三人的范畴[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肖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三题[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蕴;李建华;秦玉芳;;建设工程合同的违约责任及承担方式[J];河南水利;2002年03期

    2 侯娟娟;;对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的批判[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3 司军艳;;共同危险行为构成要件分析[J];前沿;2011年16期

    4 马海云;;论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与按份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5 姬新江;;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理分析[J];政法学刊;2011年03期

    6 刘英团;;“塌桥公司”的法律责任不可推卸[J];上海企业;2011年08期

    7 廖焕国;;医疗机构连带承担药品缺陷责任之质疑[J];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8 黄惠增;;共同侵权之“共同”的认定标准[J];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借用他人营业执照所签合同无效[J];党的建设;2010年04期

    10 汤慧;;合同无效引发的房屋登记问题[J];中国房地产;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体育东路羊城国际商贸中心大厦东塔七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