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劳动纠纷 >

江苏海门:积极化解少数民族劳资纠纷

 |  ]

杨曙光 苏小丽 朱春笋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稳增长、惠民生、促统筹”主题,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举措,较好地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工作目标任务,为全市基本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特别是在依法行政、执法监管、维权维稳方面敢于动真碰硬。上半年,全市在完善的欠薪预警机制监管下,成功化解一起少数民族欠薪纠纷,在社会上赢得了好口碑。

  今年4月,在中国叠石桥家纺城海门工业园区家纺点工作的33名四川彝族务工人员到海门市人社部门反映,在海门工业园区开办家纺加工点的老板朱某及姜某因拖欠他们工资达20多万元,且两小老板已逃逸,拒不出面结付工资。由于这些农民工均为彝族,语言交流困难,给处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考虑这部分人员是少数民族,海门市人社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向市政府汇报情况,驻局纪检组监察室会同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相关同志与海门工业园区劳动保障所联系,安排了33名彝族务工人员的吃住问题。

  为了尽快为33名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追回拖欠的工资,海门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迅速立案受理,并立即派人到现场询问了解有关情况。4月13日,通过留置送达向朱某及姜某送达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举证通知书》,责令其就33名彝族务工人员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举证,但两位老板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举证。4月14日,又通过留置送达向朱某及姜某送达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责令朱某及姜某今年4月16日前支付的33名四川彝族务工人员自今年1月10日至4月6日的工资计25.55万元。但朱某及姜某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6条规定,海门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依法将该案移送至海门市公安局。在公安部门的努力下,终于将朱某及姜某找到,责令其拿出拖欠的工资款。在海门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公安局、工业园区的共同努力下,33名彝族务工人员终于领到拖欠的全部工资。

  目前,海门市共设欠薪预警机制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43个,网格化覆盖率达到100%。为强化网格管理,将欠薪预警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积极改变有限监察为全面监察、静态监察为动态监察的形式,形成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的监察执法机制,力争“小事不出厂门,大事不出网格”。另一方面,为使网格内欠薪预警工作发挥实效,有效防范群体性欠薪事件的发生,对各乡镇(园区)的欠薪预警工作进行了督查,进行考核评分。
 
 

(编辑:剧艳光

[字号:]



  • 前一则: 青海省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
  • 后一则: 爱民便民 做群众的贴心人
  •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体育东路羊城国际商贸中心大厦东塔七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