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99%破案率彰显科技强警 走入上海市公安局刑事科
99%破案率彰显科技强警 走入上海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管理中心
晨报记者 王亦菲 晨报记者 肖允 现场图片
“师 傅,到803。”“哦,晓得了。”出租车司机迅速接口。在上海,803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家喻户晓的一个象征和代号——“中山北一路803号”上海市 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 近5年来,上海的命案(指凶杀、绑架、纵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立案数连年保持下降趋势,破案率稳定在95%以上的历史高位,去年更是达到了99%,处于 全国领先地位。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除了“福尔摩斯式”的侦探破案,如今的803还离不开科研技术的支撑。其中,负责对命案勘察、物证提取等工作的上海市 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管理中心(简称刑技中心)不可不提。 “不是福尔摩斯,也不是波洛,我们就是普通人,拥有更多的是对案件侦破的执着信念和高科技专业技能的辅助,同时,更注重团队整体的效率和合作精神。”上海 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新说。
坚定信念+高科技专业技术:三十一年未破之案,破了
在 平原30年的从警经历中,一个案子让她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卖淫场所,很小的一个房间,只能放下一个单人床。床单、被褥全部浸润了血迹,卖淫女倒在地上, 被捅死了。”平原第一次去现场时,在水槽内提取到了混合血样。“血样中既有被害人,也有疑似嫌疑人的,虽然可以说明嫌疑人在行凶时也受伤了。不过,这样的 混合样本对比结果就不精确,还是需要尽量要找到孤立嫌疑人的样本。” 第二天,平原再次来到现场。他推断,既然在厨房水槽找到了血迹,从杀人现场到厨房,途中应该有血迹滴落。但这段通道上,无论地面、墙面都一干二净。“这说 明,从行凶房间到厨房,当时嫌疑人血应该是止住了,或者是包裹了。”
法医:确定死因指明办案方向
尸 体上的每个痕迹和物品,都会用它们的语言,来告诉你一些未知的信息。对于法医工作来说,就是在现场和死去的人身上,找到一点蛛丝马迹,还原真相,发现破案 线索和指明侦破方向。他们割裂尸体其实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 32岁的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眸,一个伤口、一处瘀痕、一片尸斑,他总能从特殊的视角发现背后的秘密。803上海市公安局刑事科学研究管理中心法医室法医 孟航做法医5年多,经手的尸体不下百具。
1 小时车程后,孟航顺利抵达了殡仪馆。在最角落内,有一处法医解剖室。“郊区殡仪馆设有解剖室,减少尸体搬运的麻烦。”还没走到解剖室内,扑鼻而来的异味就 让记者皱起了眉头,而旁边的孟航的脚步却没有任何停顿。“味道是第一步,如果连这个都接受不了,是没办法做法医的。” 打开法医包,里面装着法医必备的5件套:各类刀剪、镊子、注射器、试管、棉签。穿上防护服,戴上橡胶手套,孟航自然地拉开了裹尸袋的带口。一股浓烈的尸臭 味扑灭而来,由于尸体被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已经高度腐烂,飞蝇乱舞。“给。”看记者脸色大变,孟航递给了记者一个医用口罩,自己脸上却空空如也。再看看周 围其他法医,同样是口鼻大敞,“我们一般都不带口罩,影响现场交流。有时候遇到大案子,现场解剖时候就需要直接讨论各种可能性,带着口罩说话都听不清 楚。”孟航说,这也是法医大都有鼻炎的原因,“算是职业病的一种吧。”
刑 技中心的幕后英雄们为重特大案事件中为侦查、诉讼、审判等司法活动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刑技中心近十年共立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 划项目6项,省部级课题17项,局级立项课题10项,信息化建设项目6项。在实战的科研项目中,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局级科技项 目奖6项。这些课题成果在侦查破案、为法庭提供证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办案中存在的许多难题。 在刑技中心,还建立了全国政法系统唯一一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全国公安系统唯一一家“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紫外成像技术等国内刑事技 术领域的先进技术率先在上海创新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