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行政诉讼 >
北京报刊亭遭城管暴力强拆涉违法:行政机关未
7月31日23时至8月1日清晨,短短几个小时内,北京市朝阳区共有69家报刊亭被强制拆除。 供图I受访者
【特别报道】北京69家报刊亭被暴力强拆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北京报道
7月31日23时至8月1日清晨,短短几个小时内,北京市朝阳区共有69家报刊亭被强制拆除。这是近年来北京市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报刊亭拆除行为。
作为北京市政府曾经的“为百姓办实事”文化标杆,一直以来,报刊亭承担着提升城市文化功能、解决下岗工人等群体再就业的社会维稳功能,是解决政府之忧的安置亭,更是首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的文化标签变成了整治重点?
一夜之间,
69家报刊亭被强制拆除
对于梁桃来说,7月31日是一个噩梦一般的日子。
2000年,梁桃一家与隶属于中国邮政的北京报刊零售公司签订了《邮政报刊亭业务代办经营协议书》,负责北京市朝阳区永安里附近两家报刊亭的日常经营。14年来,这两家报刊亭是梁桃全家五口人唯一的生活来源。
7月25日,梁桃像平常一样坐在建外大街京伦饭店前的报刊亭里照应生意,下午时分,两名身着制服的城管人员来到梁桃的报刊亭外,其中一名男性城管通知梁桃,28日之前她必须将这个报刊亭挪走。
梁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城管说电视上报纸上都说了,不让卖饮料,我卖饮料就得挪走。我问他们挪到哪儿去,他们说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情,然后就这么走掉了。”
梁桃傻了,她的报刊亭虽然确实售卖饮料,但这是代办经营协议里允许的,怎么现在就让她挪地儿呢?
还没等梁桃反应过来,在不远处的秀水市场经营另一个报刊亭的公公着急地走了过来,告诉了她同一个消息,城管说秀水市场门口的报刊亭也要挪走。
梁桃说,“我一听就急了,这些亭子都是报亭公司(北京报刊零售公司)建的,位置也是他们选的,我们哪能说动就动啊。况且不卖饮料就不卖呗,挪地儿有什么用。”
梁桃很快联系了报刊亭的产权所有人——北京报刊零售公司。联系后才知道,收到通知的并不仅仅是她家的报刊亭。
据北京报刊零售公司介绍,7月25日起,他们收到了多个经营人打来的电话,原因皆是因为收到了来自城管、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口头通知,要求经营人在几日内清空或挪移报刊亭,但是北京报刊零售公司并没有收到来自任何部门的任何正式通知。
“报亭公司和我说没事,他们会帮忙协商,我们就回家了。” 梁桃说,“但是28日城管又来了,就说了一句你赶紧清空,31日我们就拆了,然后就走了。”
虽然有北京报刊零售公司的承诺,梁桃还是不放心。31日夜晚,他们一家人没有像往常一样收拾回家,而是聚集在了秀水市场公公婆婆的报刊亭这里。
23时,报刊亭附近开来了一辆卡车和一辆叉车,下来了十来个人。“我不知道他们是街道、城管还是公安,有的人穿着城管制服,有人穿着便服。当时我和老公在亭子外,公公婆婆在亭子里,婆婆把门锁住了。我们问他们:凭什么要拆我们的亭子,但是没人理我们,几个人上去就直接砸门了。”梁桃回忆道。
现场起了冲突,梁桃婆婆的手在拉扯中被对方砸伤了。看到妻子受伤,梁桃的公公冲上去开始扑打对方,但是很快就被对方制服了。束手无策的梁桃一家人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将两个亭子都给砸毁了。
“公公被送去了派出所,说是因为影响执法被刑拘了,现在也没有放出来。婆婆手伤了几天,医院让住院,住院费要8000,我们干这个一年也就赚三四万,哪来的钱交住院费,现在连维持生计的法子都没有了。”梁桃哽咽了起来。
据了解,7月31日23时至8月1日清晨,短短几个小时内,北京市朝阳区内共有69家报刊亭被强制拆除。北京报刊零售公司的员工在接到消息后赶到了其中几个拆除现场,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向现场拆除人员宣称报刊亭属于国有资产,但是仍然没有阻拦成功。
拆除原因尚不清楚
北京报刊零售公司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公司在今年4月收到了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下发的有关整治报刊亭的通知书,目前各区的整理活动均已开展。“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治理方案,下大力气治理亭外摆摊和超范围经营,要求退回亭内经营。但是你可以治理,不能说都不说就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