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医疗事故 >

云南:医疗纠纷调解组织明年覆盖全省

省政协举办构建医患关系恳谈会

医疗纠纷调解组织明年覆盖全省

“我的父亲是医生,我也是,但孩子考大学我坚决不许他学医。”“我们和医生几乎零沟通,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

6日,省政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恳谈会在昆召开,来自医卫界政协委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一线医务工作者、患者代表及专家学者等人员参会交流,共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言献策。

数字

去年全省医疗纠纷约2231起

近年来,云南同全国一样,医患纠纷频发,甚至发生恶性伤医案件。拒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省共发生医疗纠纷约2231起,共赔付8551.96万元。省卫生厅副厅长杜克琳表示,这些事件不仅严重侵害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严重干扰了医疗机构正常的诊疗秩序,而且还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医患纠纷发生后,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呢?记者了解到,医患双方可先协商解决,协商未果可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的再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最终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杜克琳介绍,全省共设置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260个,已经覆盖了72.39%的县级行政区域,按照要求2015年将实现全覆盖。但目前存在一个问题,即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解决的比例较低,去年占了62.5%,医患双方协商比例较高。

此外,近几年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数逐年减少,各州市医学会受理医疗纠纷鉴定数396例,鉴定为医疗事故数占鉴定结论数的比例为49%。

问题 排队3小时 看病3分钟

省级大医院一床难求、医患关系不断紧张,这一全国性的问题,在医疗资源短缺的云南省形势更为严峻。究其原因,恳谈会上,医生和患者从各自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医患纠纷难解决的原因。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李庆生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并不是简单的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不和谐,而是社会诸多矛盾性、多样性与不和谐性的反映。对此,杜克琳进一步表示,这些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

“患者大多数情况是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作为特约患者代表,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慧勤认为,患者与医生几乎没有沟通的机会,他们对医生开出的昂贵检查和药物心存疑虑,认为医生和医院会从中获取暴利,沟通少使医患矛盾增加。就她观察,一般专家号的医患纠纷就比较少,主要是每天对挂号数有限制,专家与患者的沟通比较充分。

云南省中医院副院长叶建州则认为,医生本应该是靠技术吃饭的,但现在国内的医生普遍存在靠卖药、用设备、开检查来生存,这种局面下,医生的公信力便受到质疑。

建言 既要治体 更要治人

“在我们医院,现在推行的是‘患者说了算’。”叶建州说,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模式即:交不交住院押金由患者说了算、检查方法由患者说了算、治疗药物由患者说了算、收费是否合理由患者说了算等。恳谈会上,叶建州还建议,我省应该建立医疗意外和事故的风险分担机制,设立医疗损害赔偿基金,实行统一管理、专项使用。

昆明延安医院院长蒋立虹则建议,我省应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逐步降低居民看病自费比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对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险的投入,逐步建立大病统筹和常见病统筹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和援助力度。

李慧勤认为,提高医疗专业性并重建医患之间信任应首先提高免费医疗覆盖面,让经过培训、充足的医生和医疗资源能公平地分布,提供有尊严、以患者为中心和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医疗服务。

对于医患之间沟通不畅、沟通不足的问题,李庆生认为,从社会学角度看,患者在就诊时,既是一个患病的生物“体”,更是一个有着特殊心理需求的“人”,这就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既要“治(病)体”,更要“治(病)人”。

春城晚报 记者 宋金艳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5号太古汇一座31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