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医疗事故 >
广州热议哈医大杀医血案 医患纠纷都是钱惹的祸?
广州热议哈医大杀医血案 医患纠纷都是钱惹的祸?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时间:2012-03-30 06:25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玮宁、实习生秦雪星报道:29 日举行的第143 期《羊城论坛》上,围绕“医患关系”,医生、官员、街坊讨论热烈。前不久轰动全国的哈医大在读研究生王浩被病人刺死的事件,更是成为讨论的焦点。
成“过街老鼠”医生伤透心
哈医大在读研究生王浩被患者所杀,本是一桩应该被极力谴责的命案,然而某媒体显示的网友态度却伤透了“全中国医卫工作者”的心。参加调查的多数网友表示,听到这则新闻很高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医生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高负荷工作。白天上班,夜里加班,已成医护人员工作常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龚四堂感慨地说:
“这几天流感病人多, 我们医院的医生看病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 只能以一盒牛奶、一个鸡蛋充饥。”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只想做好工作,治病救人,然而这样一个高尚的职业,目前在社会上却成了‘过街老鼠’!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傅君舟说, “现在很多医生坚决不许孩子学医。”据了解,就连医学专业的招生也出现了困难。
倾家荡产看病期望自然高
“有专家讲:看病不贵、看病不难! ”街坊周伯激烈地说:“大佬们!看病不贵、看病不难是少数人, 是有熟人有资源的人! 可不可以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中下层人民的基础上看待当下的医疗问题? ”周伯说:对于医生被杀网民“高兴”
的现象,他个人很伤心很难过,很为这个社会担心。然而,当下医患对立尖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医生给病人重复检查、开大处方的现象时有发生。“绝大多数的医生是好的, 但是医院是要生存的, 国家投入太少才导致了目前的问题。”他说。
周伯的观点得到了诸多专家响应。一位医生说:“很多时候,医患纠纷都是钱惹的祸, 如果老百姓不是看病看得倾家荡产, 他就不会对治愈疾病有那么高的期望。如果医生不是为生计所迫,也不会开出那么高额的检查单和药单。”
傅君舟说:“据我所知,财政每年给予医院的投入,只够给医院的退休职工发几个月工资,医院运行的水电费、医生的加班费,都靠医护人员辛辛苦苦去挣。”龚四堂更是尖锐地指出, 广州市财政局透露———每年财政给医疗投入30 多个亿———看上去挺多,其实与全市一万亿元GDP 比照下,微乎其微。
医疗和商品交换是两回事
来自广州市卫生局的唐小平说:“医疗服务和商品交换是两回事。医疗是未知的学科,患者不能够期望过高。”龚四堂则引用“西医老祖先”苏格拉底的名言———常帮助、总安慰、偶治愈是医生的工作———疾病并不是遇到医生就能够完全化解的。患者往往对医生有过高期待, 一旦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加重或死亡,患者就难以接受这一事实,从而出现医患纠纷。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江二芳说,希望医患双方互相信任。“好多医院的领导都向我反映, 说近年来为医患关系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最终,受损害的是社会。她呼吁,医生有好的医德医术的同时,也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患者则应该理性一些,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编辑: 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