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医疗事故 >
医患纠纷各地频上演 医院自我改革求解医患矛盾
核心阅读:今年以来,医闹事件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暴力伤医在医院这一救命之地频现。上海、广东等地凸现医生“习武”防身、戴着钢盔给患者诊病、把派出所请进医院维护秩序的事例。医患矛盾日益严峻。
如何破解医患矛盾?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像郭春园那样默默将患者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自觉将自己的医疗服务投入到患者幸福的实践中,医院呈现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随着平乐医院品牌效应的不断提升,医院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病人前来就诊。近几年来,医院基本实现了无“医闹”。
深圳平乐骨科的成功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环境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医患关系呈现出了新变化、新特点,患者的需求和维权意识越发明显,医患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患者的意见反映和投诉,不能当耳旁风,视而不见。若问题积劳成疾,就会演变为医闹。
作为肩负救死扶伤的医院,要化解医患矛盾,就要善于运用改革的新思维,以正确方式处理医患关系。将单纯的医疗技术服务转化为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体现出对人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尊重。特别是在医生和患者已然成为矛盾体的困境中,更不能让患者在医院看病一头雾水,埋伏医患纠纷的隐患。应该用一片诚心诚意,推倒横在医生和患者心灵之间的“玻璃墙”,重新连起医生与患者的感情线。让二者成同一战壕的战友,并肩与疾病作战,才能避免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发生,迎来医患和谐的春天。
今年7月,电影《正骨》在全国影院上线。
尽管七月流火,深圳烈日炎炎,热浪袭人。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对国家命名的首位“人民健康好卫士”、深圳“苍生大医”郭春园为原型改编的电影《正骨》的观影。
影片塑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传承人郭春园人格传奇的故事,催人泪下,传递着一个医者正骨正心的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诚的感召力量。
“我们踏着郭春园的足迹前行!”
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精神之际,记者来到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采访,映入眼帘的老院长郭春园铜像,撩起了世人难以忘怀的思念,更激励着新一代平乐人,像郭春园那样默默将患者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自觉将自己的医疗服务投入到患者幸福的实践中,医院救命之地呈现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
平乐医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勇于深化医疗改革,找到了一把打开当下医患矛盾的金钥匙,为民生健康、社会稳定和谐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全院一张床”患者不再住走廊
眼下,各地大医院在病房楼道加床住院的现象十分普遍,司空见惯。住院难呼声日高!
今年国庆节后,深圳平乐医院小儿骨科住院病房突然爆满。小儿骨科护士站、电梯口、走廊,这些原本不能放病床的地方,被15张加床占满,走廊变得拥挤不堪,人们过路要小心翼翼的挪动。
“费尽心思看完医生,孩子要住院手术治疗,这本身就够我们家长头疼的了。进到病区又没床,只能住在走廊的电梯旁。这一个孩子,两个大人,挤在走廊里,生活用品全堆在地上,来个亲戚朋友站都没地方站,来来往往的病人家属、护工和医护人员挤在一起,走廊里乱轰轰的,孩子术后咋休息呀……”刘女士陪着孩子十分焦虑也很无奈的说。
如今,在平乐医院,刘女士不用担心这种住走廊的困惑了!平乐医院推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改革,让她的儿子不到30分钟,就从儿科走廊病床,搬到楼上的骨六病区,有空调、电视,还有卫生间,环境优美的病房。
从儿科走廊转入新的病房,孩子术后睡得很香甜!孩子的父亲范先生没想到的是,儿子的病床不是简单的换位,现在孩子不在小儿病区住着,但儿科医生护士就要从儿科楼下楼上的跑骨六区病房,跟着患儿查房、更换液体、伤口换药、生活护理、病房巡视……为孩子做在儿科治疗的全套服务。无形中,医务人员增加很多的工作量。这让他们做家长的为之感动。
当记者问起小儿科的邓护士长,她笑呵呵的说到:“确实给医护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但这些我们都能克服,我们费点事只要能换来病人的快乐,就是我们的最大快乐!”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由于受病种不同的限制,我国医院床位始终处在条块分割、冷热不均的状态,有些学科病区病源充足,常年在走廊加床,病人和家属怨声载道,也给医院和就诊安全带来困难和隐患;有一些病区由于受季节影响,一直处于床位闲置“吃不饱”,导致了医院资源的浪费。如何打破床位使用冷热不均这一瓶颈,走出一条病区协作,全院病床资源共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