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媒体报道 >
广州一律师行锁定目标征集股民索赔
大洋网讯 广州红棉律师所昨天(2月5日)向外界透露,该所将发起广东第一例股民集体诉讼,被告将选定去年因虚假信息披露而被证监会查处的15家上市公司。目前正处于“征集”受损股民委托阶段。
15家公司上黑名单
这15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银广夏、大庆联谊、华立控股、西安饮食、嘉宝实业、西藏圣地、山东海龙、PT东海、ST张家界、圣方科技、PT郑百文、ST九州、渤海集团、金路集团、中集公司。据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分析,这些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涉及虚假披露信息或虚假陈述,一些违规情况比较严重的公司还涉及虚假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由于最高法院规定股民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而受损的诉讼时效为2年,所以被列入起诉“黑名单”的公司一般从2000年3月左右被证监会查处的公司中选择。
“提款机”公司被起诉可能性大
据粤港信息时报报道,红棉律师所的律师分析,这些公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违规情节较轻,本身业绩尚好的公司。例如中集公司,证监会在2000年5月11日作出的处罚决定披露,该公司的主要违规事实是隐瞒帐外资产、虚假披露,违规买卖股票。其中,“中集公司从1993年开始使用公司帐户和个人帐户进行股票投资,截至1997年上半年,累计投入资金11046万元,累计获利11094万元......但从1993年到1998年均未在中期和年度报告中真实完整地披露短期投资和相应的投资权益”,可见,引致中集公司被处罚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股市上的“不良行为”,据媒体透露,其在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别高达0.996元和6.89元。股民对这些公司还较有感情,估计愿意提起诉讼的不多。
而第二类公司就是被股民视为“提款机”的那类公司,常年亏损,又由于媒体的大量披露和证监会的查处,已经风雨飘摇,股民提起诉讼的可能性很大。但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公司已严重负债,即使官司胜了,但是否能依照判决获得赔偿还是个难题,因为法院判决的赔款在公司偿债的法定顺序上,并不被列为第一项。(张伟湘 章珂)
(编辑:狂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