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媒体报道 >
达芬奇突然反击发律师函 称央视、广东卫视虚假报道
[编者按]广东卫视日前播出“名牌家具疑出自山寨厂”的报道,11月23日,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该报道不实,自称受到“栽赃”,达芬奇要求广东卫视向达芬奇公开道歉。在这份声明中,达芬奇还称今年7月引发其诚信危机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有关报道为“虚假的新闻”。
页面导读
达芬奇称央视报道为虚假新闻 自称被栽赃(本页)
推荐阅读
杨文俊卸任蒙牛总裁职务 中粮地产孙伊萍接任
房地产库存超5万亿
达芬奇指责广东卫视虚假报道栽赃
达芬奇家居突发声明称遭媒体诬陷 已发律师函
达芬奇突发声明称遇媒体虚假报道 央视尚未回应
达芬奇突然反击:媒体栽赃作假要追责
达芬奇称央视报道为虚假新闻 自称被栽赃
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在首次被指造假的几个月后再次成为焦点。
广东卫视日前播出“名牌家具疑出自山寨厂”的报道,11月23日,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芬奇)发布声明该报道不实,自称受到“栽赃”,达芬奇要求广东卫视向达芬奇公开道歉。在这份声明中,达芬奇还称今年7月引发其诚信危机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有关报道为“虚假的新闻”。
昨日(11月24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就此事多次致电广东卫视,但电话接听人士称《广东早晨》栏目组不在该时段上班,要在25日早晨才能联系上该栏目。
达芬奇喊冤
达芬奇在声明中所指的新闻报道播出于11月21日早晨,报道称众多名牌家具产自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某无牌家具加工厂。
达芬奇认为,在报道中“记者故意诱导现场工人确认该等劣质家具系达芬奇委托加工的,并在节目中出示一张手写的"达芬奇顺德分公司"的订单,以此栽赃达芬奇。”
达芬奇在声明中要求广东卫视向其公开道歉。
昨日下午(11月24日),记者就此事多次致电广东卫视,但电话接听人士称《广东早晨》栏目组不在该时段上班,要在25日早晨才能联系上该栏目。
达芬奇称,现场工人受到该栏目记者 “诱导”。《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涉及这一部分的视频共有四句话:
栏目记者在厂房内对着一个半成品物件问工人:“这个是做什么的?”
工人答到:“这个做镜框。”
栏目记者又问:“是做给达芬奇的吗?”
工人回答:“是吧。”
达芬奇声明中表示,从未在该家具加工厂采购过任何家具,除了极少数量美国品牌产品因其全球采购的特点原产于中国外,达芬奇代理的全部意大利品牌家具均原产于意大利,并原装进口至中国。
而爆料者在该新闻栏目中接受采访时称:“这些国际品牌在我们厂做了,然后转到出口去,转到上海回来,贴上标签,就是这样。”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达芬奇方面。但对方坚称只能以文字的方式回复。昨日晚间,达芬奇方面在给记者的邮件中称,“由于来信众多,我们将按照来信的先后顺序作出回复。”
2011年7月,达芬奇被媒体曝出存在“一日游”“洋马甲”等问题,品牌面临巨大的诚信危机。但是,在11月23日的声明中,达芬奇还称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达芬奇"密码"新闻是“虚假的”,从未从事过该造假行为。
众多的“达芬奇”
达芬奇还特别声明,“佛山市顺德区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与达芬奇没有任何关系。公司称从未在广东顺德设立过任何分支机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佛山市顺德区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赖中华,该人士称,公司是顺德的达芬奇,同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关联,也没有业务来往。“达芬奇跟其他工厂有没有合作关系我们就不清楚,我们这个达芬奇和他没有任何关联。”
事实上,以“达芬奇”命名的企业还有很多。记者粗略查询发现,有广东达芬奇家具淘淘有限公司、广州市达芬奇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达芬奇陶瓷有限公司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顺德区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已经对上述龙江镇某无牌家具加工厂进行了检查,并对货物进行了现场封存。(每日经济新闻)
达芬奇指责广东卫视虚假报道栽赃
自从《证券市场周刊》的公开道歉,让吉利集团从与媒体的对峙中高调胜出后,此前由于媒体的质疑而备受冲击甚至不得不搁浅上市计划的达芬奇也一改往日“飙泪公关”策略,强硬地称将向虚假新闻的记者追究责任。
达芬奇称广东卫视栽赃、央视虚假新闻
压倒达芬奇的最后一根舆论稻草,是11月21日广东卫视《广东早晨》栏目播出“名牌家具疑出自山寨厂”的报道,称众多名牌家具其实产自顺德某无牌家具厂,成本低廉,而且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劣质化学物质。其中,现场工人指认所产家具是达芬奇委托生产的,并在节目中出示手写的“达芬奇顺德分公司”的订单。
对此,达芬奇方面表示,现场工人的指认与手写的“达芬奇顺德分公司”的订单,均是该栏目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故意诱导所致,是“栽赃”达芬奇的行为。
而对于节目中出现的“达芬奇顺德分公司”,达芬奇更是大声喊冤称此达芬奇非彼达芬奇。公司方面表态称,达芬奇从未在广东顺德设立过任何分支机构,但经查询广东省工商管理局站发现,有一家名为“佛山市顺德区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的公司于2009年7月21日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为赖中华,但达芬奇与该公司没有任何关系。早在2007年,达芬奇就在中国注册了“达芬奇”商标,达芬奇将依法追究该公司的侵权责任。
一改此前在新闻发布会飙泪的场景,此次达芬奇颇显强硬地表态称,广东卫视播出的“名牌家具疑出自山寨厂”的报道系典型的虚假新闻,其目的在于栽赃陷害达芬奇,故意侵犯达芬奇的名誉权。上述新闻已被国内多家门户网站和电视台广泛转载、播出,给达芬奇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达芬奇已向广东卫视发出《律师函》,要求其纠正该虚假新闻,并向达芬奇公开道歉,否则达芬奇将对广东卫视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追究其侵权责任。此外,达芬奇还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投诉,追究广东卫视以及当事记者的行政责任。
而对于此前最早揭出达芬奇身份造假、贴牌生产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达芬奇亦表态称该报道为“虚假”新闻,并表示目前仍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并称期待行政机关做出公正的最终调查结论。
难打赢的口水仗
虽然达芬奇方面言之凿凿,但在法律人士看来,达芬奇恐怕难以像吉利一样顺利地得到媒体的致歉。
法德律师事务所的曹湛律师对中国资本证券网表示,达芬奇与吉利虽然都陷入与媒体的对阵中,但两者的处境不尽相同《海外高利贷勒紧李书福》脖子的报道,前提依据是高盛帮助吉利向海外发行了高息债券,但这一依据却遭到了高盛和吉利的否认,《证券市场周刊》也不得不道歉称报道内容严重失实。但即使达芬奇的澄清说明属实,广东卫视报道的瑕疵也仅在于没有厘清达芬奇顺德分公司与达芬奇家居的关系,而广东卫视又受到了第三方达芬奇顺德分公司“侵权注册”达芬奇商标的误导,因而其中的责任分担相对复杂。
曹湛律师进一步指出,虽然截至目前,上海市工商局调查称未发现达芬奇存在伪造原产地的造假行为。但最先质疑达芬奇身份造假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采访了相关知情人士,转述了调查得知的情况,加之达芬奇确实存在产品标签标注和广告宣传不规范的行为。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主体要有主观过错才需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央视的记者已经在其能力范围内进行了调查,达芬奇很难向其追责。(证券日报)
达芬奇家居突发声明称遭媒体诬陷 已发律师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