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工程建筑 >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探讨与分析
摘 要: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施工中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出现的问题从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方案两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以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方案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设计赋予形式的价值;建筑是制造场所的艺术。人们赋予了建筑崇高的“称呼”。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家实行扩大内需政策下,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扩大基建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这充分说明了建筑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参加施工的人员特别多。由于建筑业具有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用多、建筑物变化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施工中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且点多面广,预防难度大。而农民工流入城市,较多从事的工作主要就是建筑施工,他们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比较严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又跟不上、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十分严重。鉴于建筑业安全形势严峻的事实,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制法规,2004 年2 月1 日开始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客观要求,也是符合我国施工企业实际要求的。现就有关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的分析
建筑业之所以成为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业,是由于它的行业特性所致。
1) 高处作业多。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建筑施工中有90 %以上是高处作业。
2) 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建筑业大多数工种至今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误操作多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3) 临时员工多。目前在工地第一线作业的工人中, 农民工约占50 %~70 % ,有的工地高达95 %.
4) 露天作业多。建筑物的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 % ,受到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以及阳光、风、雨、冰雪、雷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危害。
5) 立体交叉作业多。
建筑产品结构复杂,工期较紧,必须多单位、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如果管理不好、衔接不当、防护不严,就有可能造成相互伤害。上述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措施。
2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1) 有些建设单位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设程序来办事,而是将工程分包,签订其他的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这样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而且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还有一些监理单位更未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他们只重视质量,不注重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没有较好地掌握,因此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2) 部分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未落实,管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缺乏安全技术,有的单位甚至把施工任务其他的形式承包给一些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
3) 有的地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全监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事作业的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甚至为了早日完工,则请来并未培训过的农民工,但是新工人进单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个方面,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但大多数企业招收的农民工都没有进行安全教育,致使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安全操作水平低下,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极差。
4) 工程大部分实行低价中标。由于建筑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卖方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迫使施工单位互相攀比,竞相压价,恶性循环。从目前开标的结果看,市政工程一般都低于标底的40 %左右,建筑工程大都在20 %~25 %之间。
虽然国家招标投标法规不许低于成本价,但是对于成本价的界限不清楚,实际投标中也未重视这一条。现在实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虽然安全措施费在招标时规定为一个固定数或者固定百分率单列,不允许竞争,但多数费用太少,加之中标价过低,施工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经营,往往挤占安全费用。这种做法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