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媒体报道 >
广州街头"励志哥" 收破烂17年如今要当律师
家事
省妇联电话:12338
市妇联电话:38613861
本报报料热线:81919191
官博:@广州日报#家事#
广州街头对话“励志哥”
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读书能改变命运
17年的收破烂工作,没有磨灭他的上进心,自学4年,一次通过“中国第一考”之称的国家司法考试。本报昨日的报道让游满勤的故事传为一时佳话。这位街坊们眼中的“励志哥”告诉记者:在奋斗的路上,他经受住冷嘲热讽,收获过关怀鼓励,也始终以“儿女的榜样”而自勉,并得到妻子的理解与支持。他说,最苦最累的工作自己都能承受,追寻“律师梦”的脚步断不会停止。?文/记者何道岚、林亦旻
游满勤骑着三轮车收破烂。记者杨勤 摄
感谢鼓励我的街坊和老师
奋斗路上有鼓励有嘲讽
“一句温暖鼓励或肯定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下称记):遇到过不理解你的人吗?
游满勤(下称游):确实遇到过不少的冷眼与嘲讽。最经常听到的就是,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花那么多力气学人家读书,还不如安安分分工作,多挣几个钱养家糊口。又或者说,自考那么难,以你的这种身世,即使考上了,别人也多半认为你手上的证是假冒的。
记:影响你了吗?
游: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向老家的人提起要考司法,他们介绍了一个在读大学本科的亲戚让我咨询。那个亲戚说,司法考试“难于上青天”,很多有坚实基础的在校大学生都过不了。自己真的犹豫过一阵。
记:谁在支持和鼓励你?
游:其实我一直想通过媒体的报道,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和街坊们。我自己数得出名字的就有五六十个人,原本素不相识,而他们对我的学习很支持,路过就会鼓励几句。这几年学习用的笔和笔记本什么的,很多是他们送的。
记:环境的影响有多大?
游:我很幸运。我经常在想,如果17年前是在外面街边的废品站收垃圾,自己肯定走不到今天。大学宿舍(广州市中医大学教工宿舍区)有一个鼓励学习的氛围,他们未必能在专业上给我具体的帮助,但有时候一句温暖的鼓励或肯定,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也是坚持下去的一种动力。
妻子担忧但默默支持
“她可能担心差距越来越远,彼此之间没有话题”
记:妻子支持你吗?
游:一开始她是坚决地反对(笑)。我平时就爱看各种书,时政新闻之类的也关注。她是初中毕业,我俩在兴趣和认知方面本来就有点差距。我要考律师,天天在学习,她可能担心差距越来越远,彼此之间会没有话题。
记:她当时怎么说?
游:考什么考啊,那么辛苦。孩子都那么大了,不如好好赚钱供孩子读书。应该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要再有这种非分之想了。
记:现在呢?
游:被我的坚持感动了(笑),也就默默地支持。她看电视剧,看到里面的律师遭到打击报复,就会吓得拉着我说,不要去做那种事,很危险。
记:身边的朋友呢?
游:那是当然的,准备考试以来除了书还是书,跟朋友聊天都很少,更别说像以前那样打麻将斗地主了。不过,出去吃饭聊天什么的他们还是很希望我到场,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喜欢看书,关心时事,也懂点法律,缺少了我的参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一定要当律师
记:还记得通过时的心情吗?
游:当时激动啊!都晚上12时多了,忍不住打电话吵醒了老家的妈妈。感觉很幸运,一次就过了,刚考完时觉得不踏实,连2013年的备考书都买了。
记:你怎么安排工作和学习的?
游:无论捡垃圾有多忙,每天保证读书9小时,上下午各3小时,晚上回家3小时。备考以来,我从未在12时前睡觉。考试前一两个月,回想起来也觉得“疯狂”,当时一天看书13至14个小时,看着睡着了,书就趴在胸口,醒来后又接着看。为了节省时间,老婆会一次性给我煮好三顿饭。
他是儿女的榜样
“我要给儿女树立榜样”
记者:孩子知道你司考吗?
游:他们一直在关心。在我告诉妈妈的第二天,女儿就特意打来电话,我能感觉到孩子们也很高兴,虽然他们对司法考试没有清楚的概念,但会说“爸爸很棒”。
记者:听到孩子们说很棒,爸爸一定特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