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离婚诉讼 >
《离婚律师》被批狗血 看点只在主演
■ 新快报记者 曾乐
号称耗资1.3亿元打造的律政情感剧《离婚律师》目前正在浙江、江苏等卫视热播,吴秀波[微博]、姚晨[微博]两位一线大咖担纲主演,加之离婚、小三等噱头,让剧集开播后收视不俗,并迅速成为话题热剧。不过,随着剧情发展,部分观众质疑《离婚律师》律政方面的内容不专业、广告植入太凶猛、喜剧突然转向虐心狗血剧等。不过,吴秀波和姚晨的演技颇得观众认同,不少人感叹,“如果换了两主演,估计这剧就没人看了。”
弹
披着律政外衣的情感剧
相比于美剧和港剧,中国内地行业剧一直是个弱项,而当初《离婚律师》推出时,一度被定位为“律政剧”。吴秀波和姚晨两位主演也表示,为了演好律师,做了不少功夫。姚晨不仅请教法官、律师,去法庭上看庭审,甚至还去律所实习。而吴秀波则表示,以前也演过律师的角色,甚至还在拍摄期间认真学习了一遍《婚姻法》,再加上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并不担心会因为不专业而被吐槽。
不过《离婚律师》播出之后,却遭遇外界质疑“不专业”。诸如,硕士毕业三年就开律师事务所是否太夸张?“打官司从来没输过”的吴秀波居然输给了菜鸟姚晨?姚晨偷偷录音让吴秀波在法庭上认栽是否太儿戏?此外,观众认为,剧集播出二十多集了,可是整部剧“打官司”的戏份都只在吴秀波和姚晨身上,格局太小,与《离婚律师》剧名不符,“难道全城只有吴秀波和姚晨两个离婚律师吗?可不可以也给别的律师一点戏份,让这部剧看起来更行业一点?”
记者也就此采访了广州三环汇华律师事务所王律师,他表示,剧中某些涉及律政内容的情节的确不太专业,他举例说明,比如在池海东(吴秀波饰)的离婚案件上,罗鹂(姚晨饰)录音的取证方式,“非经他人许可的秘密录音多数都是不被采用的,即使被采用,也必须有其他重要证据作为佐证,或者当事人当堂承认才有法律效力。”因此,以专业律师的眼光来看,这部剧不是专业的律政剧,而是一部披着律政外衣的情感剧。不过王律师表示,虽然该剧缺乏专业性,不过剧中涉及的夫妻义务、离婚时的财产分割等剧情,对观众也起到普法的作用。
被指不专业,该剧导演杨文军回应称,《离婚律师》有着一支强大的法律顾问后援团,编剧、导演以及两大主演吴秀波和姚晨,都动用了自己所有的法律界好友资源,“我们绝不会犯原则性错误,我们在拍的过程中也不断咨询法官朋友、律师朋友,每一场法庭戏绝对有最专业的团队为我们把关。”同时杨文军否认《离婚律师》是一部行业剧,“这部剧就不是个行业剧,我从头到尾也没把它当成一个行业剧。‘行业’是这个剧的特色,而内核还是都市情感。从剧名来看,‘离婚’两个字是放在‘律师’前面的,所以主打的是婚姻、爱情、家庭、生活。只是两个主人公的身份刚好是律师,而案件都是与家庭和情感有关的。”
杨文军承认香港和欧美的律政剧做得相当不错,而《离婚律师》已经做到最极致了,“如果内地也想在律政剧上用那种方式拍,这十年也就只有《离婚律师》做到了。”当然,剧中必定会有一些专业上的漏洞,“我知道我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有漏洞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我想观众就不必太过较真。”
广告植入太凶猛
《离婚律师》广告植入太多也备受观众诟病,某银行、某求职网站、某牛奶、某电脑、某商业中心的广告屡屡在剧中出现,“有一集,某电脑出现了三次,而且每次镜头对准某电脑的屏幕时候,每次都会跳出某求职网站。一个专业律师的电脑,每次打开电脑工作都是出现某求职网站,这个也太扯淡了吧?而且起承转合方面也硬了,想想都知道这个情节是为植入广告而设的。”
对此,导演杨文军表示,自己对广告植入并不排斥,“我觉得这挺正常的,作为创作人员可以适当配合剧方,毕竟现在卖片的市场压力这么大,如果制作方预算抠门儿对剧也不好,我们适当妥协,创作氛围也能宽松点。”他透露,这部剧的演员阵容相当强大,从项目启动之初即有大批广告商想要加盟,在开拍之初拒绝的植入广告已近2000万元,而且前十集尽量没有植入,在成片中的广告植入也仅有7至8个。
导演杨文军还认为,有些广告植入对剧情有帮助,比如某电商平台的广告,“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很体现都市化的。”
喜剧变狗血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