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土地房产 >

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的简要探析

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的简要探析

(发稿时间:2009-12-7 18:14:4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次数:( 3465 )

 

    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农民的生存之本,土地已成为了近年引发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的成因及类型:
    1、管理混乱引起的纠纷。农村干部素质相对较低,个别村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对土地承包不依法进行管理。不经过民主议定原则私自发包,有的甚至低价发包,从而引发群体性矛盾和纠纷。
    2、村干部权利滥用引发的纠纷。主要类型有:(1)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如承包期内用行政命令强行在全村不断重新调整承包地,借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之机重新承包土地等。(2)不落实二轮承包政策。如对适合实行家庭承包的耕地,第一轮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不执行延长土地承包期三十年政策,不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不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超额预留机动地等。(3)利用职权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如因承包人或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解除土地承包合同。(4)强迫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如强制收回农民承包地搞土地流转,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出面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出租或发包,假借少数服从多数之名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5)村委会出让、租赁土地不通过村民讨论,未取得三分之二以上村民的同意,自作主张越权越级向外发包土地。有的村委会严重违背土地操作程序,隐瞒实情,以牺牲农民的承包地为代价,去成全土地承包商的利益;有的甚至把同一土地重复发包,造成“一地两包”。
    3、经济利益驱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和政府逐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涉及农村和农业的政策也逐渐向农民利益倾斜,特别是税费改革以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和村提留。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土地增值成为必然。当前,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纠纷产生就有其不可避免的结构性因素。这几年土地承包价格上涨十分明显。前几年一亩地承包价格是几十元甚至十几元、几元,现在涨到每亩上百元,土地发包初期没有提出异议,后来种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承包者获得了较大利益,村集体成员因利益驱动心理不平衡产生纠纷。(2)强行终止合法有效的土地承包合同。因为近几年土地收益明显增加产生较大利润,村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哄抢承包出去的土地,使土地承包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尤以本村以外人员为承包主体的居多。
    4、基层组织的控制能力弱化。乡村基层组织自律不严,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经常发生,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力大大减弱。由于村基层组织实施的重大决策,没有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程序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方式进行民主决议,损害了农民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而引起矛盾。群众的利益一旦受到损害,在本地区本组织内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选择。
   
    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的建议:
    第一,必须强化农村党的建设。一是乡(镇)场党委要树立“党要管党”的观念。党委书记要统揽全局,切实抓紧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协调督促党委一班人抓好分管工作。并通过抓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工作。二是农村党的建设要有规划、有步骤进行。要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按照规划抓好村级班子建设,逐村解决问题。三要选好人、用好人。要及时解决村班子特别是主要干部的问题,发现苗头早打招呼,乡(镇)场党委要建立健全谈话制度、戒勉制度,对个别问题严重的村干部要及时由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四要严肃政治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在农村能够认真的贯彻执行。乡(镇)场党委要把维护政治纪律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认真抓好,加强对遵守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保证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第二,必须加强教育,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对村干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要图形式、走过场,搞一阵风。教育要结合实际,注重实际。通过教育帮助村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村干部做每件事情都能充分发扬民主,让村民知道、让村民通过,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必须从严执纪,严肃查处农村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县乡纪委要继续把严肃查处发生在农村的以权谋私和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案件作为办案重点。查办违法违纪案件,要敢于排除阻力和干扰,顶住说情网,一查到底。通过从严执纪,震慑和惩治违纪者,遏制农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上升的势头。同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有效保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四,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不折不扣地将各项政策贯彻落实下去。土地问题是政策问题。首先要坚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农村政策,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持农村稳定的妙计良方。乡(镇)场党委、政府既要吃准吃透,又要使政策真正深入民心,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好政策的实惠。要加强村一级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采取突然抽查、暗中走访的方式,对土地延包长期不变的政策加强督促检查,要尽快完善各种决策监督机制。当前,农村土地管理混乱、干群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加大等问题增多的主要原因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针对这种情况,乡(镇)场党委一定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真正推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增强办事透明度。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5号太古汇一座31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