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离婚诉讼 >
《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中央民族大学》 2011年
获取最新
论离婚自由的限制
胡可为
【摘要】:在婚姻领域,学者们往往把目光放在婚姻自由即自由本身之上。其中大部分学者又将重点放在结婚自由上,对离婚自由则不够关注。对离婚自由限制的关注,则更是微乎其微。然而,自由与限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自由总是和限制联系在一起。我们所谓行为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即可谓行为的限度。如果一个人在婚姻中只追求所谓的“个人自由”,丝毫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和婚姻家庭的责任就必然会遭到相应的谴责、受到一定的惩罚。 传统的离婚道德注重婚姻的义务,强调婚姻的社会性和稳定性,却压抑了当事人的个人自由,忽视了当事人的感情。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现代人更注重婚姻中的感情,强调婚姻的质量,他们自由出入婚姻的城堡,却往往漠视婚姻的社会责任。那么如何在实现离婚自由的同时,又不造成当事人滥用离婚自由的后果呢?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没有对离婚理由作出明确规定,在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关于婚姻问题的解答中,将离婚的理由归结为“不能继续维持夫妻关系”。1980年《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己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其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惟一的实质性条件,实行单一的破裂主义原则。最高人民法院于1989年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中如何认定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列举了可以视为感情破裂的14种情形。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2条规定了四种准予离婚法定情形,2010年《婚姻法》的修改,只字未改,仍然继续沿用了此规定;然而以上法律条文面对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复杂的离婚诉讼问题稍显单薄。由于法定离婚条件规定的模糊,导致现实生活中,当事滥用离婚自由的权利,严重的损害了婚姻另方当事人、未成年人子女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婚姻丧失了信心,动摇了社会家庭稳定的根基。 本文正是立于国家法律对公民因离婚引发的冲突进行调整和规范的正当性前提之下,结合我国目前具体的国情,试图通过规定离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对离婚进行适当的限制,以期对完善我国离婚自由相关制度有所助益。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梅;;试论现代中西离婚伦理的发展趋势[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旭;;夏吟兰:中国是离婚最自由的国家[J];小康;2009年07期
3 甘世凤;论婚姻自由的价值及其相对性[J];中国司法;2003年11期
4 黄海刚;怎样看待离婚[J];道德与文明;1985年03期
5 葛晨虹;论离婚自由的相对性[J];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02期
6 陈曼莉;;论离婚法定程序条件及婚姻法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7 顾鸣香;;在离婚案件中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2010年03期
8 黄明理,宣云凤;新《婚姻法》的伦理精神取向解读[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陈庆德;刘锋;;婚姻的理论建构与遮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巫昌祯;;进一步完善婚姻法的几点思考——纪念婚姻法修改五周年[J];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尚字;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浅析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刘雁;王征兵;;农村已婚妇女劳动力市场参与行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3 李兵;;我国农村家族养老保障与制度创新的可行性选择——以河南省潢川县何营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4 胡春秀;;日本近现代土地立法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5 聂隽;进一步完善新婚姻法的几点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张新;析婚姻法中的探望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7 崔嘉欣;;试析我国探望权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梁慧星;;中国侵权责任法解说[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9 樊丽君;;生育权性质的法理分析及夫妻生育权冲突解决原则[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萧也红;婚姻家庭法的民法属性及特性——兼论法律调整之特性[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康娜;;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文超;;外来新娘自身文化的解构与重构[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徐安琪;;婚姻暴力研究:概念厘清与性质区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