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名片

当前位置: 广州律师网 > 成功案例 >

成功的应聘案例··求职中的我们只得学习

成功的应聘案例

 

第一次应聘工作时,颇有点紧张,因为两个原因:第一,这家公司是全市数一数二的名企;第二,应聘者(也即我的竞争者)都是省城各高校的精英。当时的应聘者有几百人,只招20个左右,招聘见面会的主持者是集团的运营总监!所以,一上战场,我就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靠通常的方法是在撞大运,失败的几率太高,所以得想些奇招。经过几天冥思苦想,我终于有了主意。

应聘开始了,我是25号,不算太前,也不算太后。应聘者一个个进去,又一个个出来,几乎没有一个人有把握说自己肯定成功。毕竟这是一家重能力和潜力的单位,奖学金、学生干部等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是没有说服力的。

终于轮到我了,深呼吸一口后,我走进了面试间。这一刻,我炒了紧张的鱿鱼,成败在此一举,我反而没什么害怕的了。

主考官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人力资源部长,我的待遇不算低。先是自我介绍,这在我的预料之中。然后又是一串提问,其中玄机处处,事后我感觉回答可以打个

最后时刻到了,我不慌不忙地取出一个信封,上书这里没有炸弹,只有惊喜

这是我通过对贵公司的调查,写出的一份建议

人力资源部长微笑着接了过来,用铅笔在背面快速写下我的名字。

两个星期后,我收到了录用通知。这份建议虽然写得匆忙,却是有备而来。毕业前一年,我就经常到那里购物,不时从消费者角度结合营销学等专业知识,分析其服务和运营中的一些利弊,其中几个建议我还亲身试过,当时把服务人员说得心服口服。所以,对这份建议我是有信心的。

面临就业的朋友们,事情没有一成不变的,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他们每天要面试上百个应聘者,司空见惯的招数他们早就腻味了。所以,要想成功的几率大一些,你就要动点脑筋。这不是投机取巧,要知道人家也是人,产生面试审美疲劳是很正常的。创新只为一点特别与突出,只要适当地秀出一点,成功就有希望。

Copyright © 2009-2013 广州律师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体育东路羊城国际商贸中心大厦东塔七楼 联系电话:13322804716